我是看视频学习的站桩,已经一年半了,治好了皮肤过敏,肩周炎。现在脊柱侧弯还没有好,肩膀前后错位。最近站桩好像近展很慢,很希望有老师能够指点。——老师留言
01要让丹田中的气感稳定住,拿住它,别弄没了,因此练功要坚持,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学练太极拳,以拳演道,第一步就是按要领练,或者说将要领一个一个往身上练,直到有一天,丹田有了感觉,丹田若有物。到这时候,开始感觉到神奇,生命的奥秘被发现,觉得人的潜力还有很多没有挖掘出来。接着努力练功就是。
接下来就要让丹田中的气感稳定住,拿住它,别弄没了,因此练功要坚持,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为啥这样说,因为有的人根本不相信自己能练成太极功夫,从来不练,或者坚持不了多久就走了。#太极拳#
有些人就是半信半疑,练几天歇一歇,有事情就忙事情了,太极拳就扔下了,过阵子想起来了,再来练,结果就像烧开水,没等烧开,就熄火了,一壶水总是烧不开。练拳嘛,就是贵在有恒。
02只要内气练好了,筋骨皮自然就能盘练出来,这就叫“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期,就是拿住丹田练内功,牢牢把握住气感,毕竟有这句话在,“意气君来骨肉臣。”就是稳定住气感,盘架子也是,摸到气感就可以进行下一个招势,以稳定住气感为主要原则,动作幅度可以小,要领要在身上,气感要在,稳定存在。
只要内气练好了,筋骨皮自然就能盘练出来,这就叫“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可能比喻不恰当,但找不到更好的比喻之前,先用这个。接下来就是进一步开发利用丹田,练习内劲,从五步八门中,慢慢来实现。并在过程中进一步熟悉了解丹田。
气宜鼓荡,神宜内敛。这就是盘架子中,丹田的使用指南。这种境界还是挺高的,值得反复品味。丹田一鼓荡,全身都在动,一动俱动即此意。鼓的时候,尾闾下,神贯顶,精神提起;荡的时候放下,松开或叫合上。别小瞧这个放下,功夫就在其中。
03气虚者悸,血虚者烦。要想内壮,就要锻炼丹田,练习内劲
无为是最好的功夫,是无限量的。站桩的时候,心能静,能够放下去,能够不生杂念,口中就能生津,身体消耗的能量就少。口中生的津液是养身体的。要练好功夫,心就要放下。心有多深,境界就有多高。
气虚者悸,血虚者烦。要想内壮,就要锻炼丹田,练习内劲。对于学长来说,螺旋震荡是难度最大的运动方式。然而这却是最有效的强身健体方式。道理上讲,其深似海,其细如发。锻炼起来,日久方建奇功。
要开发丹田,必须走弧线,走螺旋。让丹田转起来,这是内劲之源,是各种劲的总关窍。丹田只要能与腰说上话,转腰的时候,丹田就会同步旋转,以腰为轴,带动气血循经行遍周身。
04只有神内敛,神气合一,练出来的拳才韵味十足,是一种享受。许多学长逢年过节也不忘练拳,就是为此
太极拳的圆运动,外在呈现螺旋缠丝,内在是一炁周流。旋转的力量十分巨大,气海是内气循行的气机所在。内外同频,会产生巨大的螺旋劲。太极拳的圆可将对方来力化于无形。学长要认真参悟,如何有效调动气机,使气力相合。
气与力合,不是孤立考虑的,精神合一,气力乃成。筑基生精,炼气化神,精为实,神为虚。练拳讲究虚灵,就是发挥神明的作用。只有神内敛,神气合一,练出来的拳才韵味十足,是一种享受。许多学长逢年过节也不忘练拳,就是为此。
当学长达到这种境界的时候,会发现精神享受比物质享受要更胜一筹。精神萎靡,自然也无气力。所以养生也好,健身也好,一定要有饱满的精神状态。练拳时灵性十足,效果就超级的好。
05高质量的完成每一个动作,比打了多少遍低质量的拳要强上百倍
学长练拳呢,要重视过程,不要刻意去完成。高质量的完成每一个动作,比打了多少遍低质量的拳要强上百倍。聚精会神练招势,天长日久见神奇。那么精如何聚,神又如何会呢?
精以神聚,神以气会,聚气是根本。丹田功夫是练好太极拳的重中之重。内在的功夫如炮中之硝*,舍此则炮无威力。想把丹田功夫练好,就要做到太极生活化。自己动脑筋,干活多用腰胯,鼓荡丹田。越干越精神,功夫还见长。
中老年人练拳,有心理关要过,心静不了。当然了,自古以来,心猿难伏,意马难收。初始站桩学拳,先求舒服,哪里不舒服,就调哪里。舒服了,就能坚持,慢慢增加时长。站桩会有酸麻胀的感觉,这些都是正常现象,不过分即可。
前期文章:
丹田呼吸,不是只在练功的时候才练,实际上是时时刻刻要练
把握住了丹田气,开启神奇的时光,才明白人原来还能过得这么开心
要把自己调整到内气最足的那个状态,这个度自己去掌控了
不能气沉丹田,则腰无主;不能气沉脚底,则涌泉无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