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周围炎是一种以肩痛、肩关节活动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筋伤,简称“肩周炎”。其病名较多,因睡眠时肩部受凉引起的称“漏肩风”或“露肩风”;因肩部活动明显受限,形同冻结而称“冻结肩”;因该病多发于50岁左右,故又称“五十肩”。此外,还称“肩凝风”“肩凝症”等。男女患者之比约为1:3,多为单侧,且左肩多于右肩。
肩周炎并发的三个时期
早期疼痛与活动受限并重
疼痛一般以肩关节的前、外侧部为重,有人可以放散到同侧的肩胛部、肘部以及手部。疼痛的性质多为酸痛或针刺样痛,疼痛程度较轻,常不引起注意。
疼痛逐渐加重
1~2周后,重者夜间痛甚,影响睡眠。
中后期疼痛有所减轻
活动受限减轻不明显,甚至继续加重。尤其表现为难以完成洗脸、梳头和穿、脱衣服等动作。
查体肩部无明显肿胀,肩前、后、外侧均可有压痛。部分持续性疼痛者可出现肩关节周围肌肉的痉挛,病程长者会产生三角肌萎缩,肩关节活动痛且运动障碍。
轻者仅为内、外旋活动受限。有时在肩胛胸壁关节的代偿下,活动受限显得不明显。此时应将肩胛骨固定再做运动检查,并且把双侧肩关节加以对照,即可显出患侧肩关节存在的活动障碍;
重者肩关节各方向活动均受限,尤其以外展、外旋、后伸受限明显,甚至可因活动不当引起刀割样疼痛,压痛点广泛,以结节间沟、肱骨大结节喙突、肩峰下滑囊几处最为多见。个别患者因并发血管挛缩而出现同侧上肢血液循环障碍,表现为患肢中远段肿胀、发凉、疼痛等现象。
治疗原则:温经通络,行气活血。
推拿取穴:合谷、列缺、曲池、肩偶、肩井、俞、云门、大椎。
推拿操作:用手拍打患肩30次,然后用于掌擦揉患肩,至局部发热为止;捏拿患侧肩部及上臂部,往返20遍,点揉合谷、列缺、曲池、肩髃、肩井、臑俞、云门、大椎。每日1-2次。
病因
肝肾渐衰、肾气不足、气血虚亏、筋肉失于濡养,加之外伤劳损、风寒湿邪侵袭肩部而引起本症。外伤劳损为其外因,气血虚弱、血不荣筋为其内因。肩关节的关节囊与关节周围软组织发生了范围较广的慢性无菌性炎症反应,而引起软组织的广泛性粘连,致使肩关节活动发生障碍。肩部的骨折、脱位,臂部或前臂的骨折,因固定时间太长或在固定期间不注意肩关节的功能锻炼亦可诱发肩周炎。
肩周炎保健操
肩周炎患者在各期均可以进行肩关节的功能锻炼,在早期可以预防粘连,在进展期可以阻止粘连的进一步发展,改善关节活动并预防关节的冻结,在后期又可以解除冻结,有利于恢复关节活动功能。常用锻炼方法如下。
摇肩:健侧手又腰,患侧手呈握拳状,肘臂伸直,然后做顺时针、逆时针的摇肩动作20各次。
背后拉腕:在患侧上肢内旋并后伸(向后摸脊)的姿势下,健手握住腕部,向健侧牵拉20次。
爬墙松肩:面对墙壁,双肩上举,如爬墙状,以抬举肩关节15次。
扶墙下蹲:面向墙壁站立,两臂前举同肩宽,两手扶墙壁固定,然后两腿屈膝下蹲,继而反复,做5次。
并非所有肩周部疼痛均是肩周炎。有些心绞痛、心肌梗死可产生左肩疼痛,肝胆疾病可引起右肩痛,某些肺癌、颈椎病也可引起肩臂痛。在诊断肩周炎时,应排除以上情况及肩部恶性病变,以免耽误病情。活动、锻炼或手提重物时注意防止过猛、过快、过量,养成良好的防伤习惯。
世针教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