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臂丛神经阻滞下手法松解联合高能量激光治疗
TUhjnbcbe - 2022/4/23 18:40:00

徐幼苗1杨旭1刘婷婷1刘晓东2张志利1

1医院疼痛科;2医院超声诊断科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42(06):-.

DOI:10./cma.j.cn--

基金项目

秦皇岛市级项目(A)

ORIGINALARTICLES

本研究以肩周炎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以臂丛神经阻滞下手法松解联合类固醇关节腔注射为对照,采用非劣效设计,研究手法松解联合高能量激光疗法(HILT)用于肩周炎合并糖尿病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1资料与方法

选取年12月至年12月于医院疼痛科门诊就诊的肩周炎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T组,32例)和对照组(C组,31例)。

入选标准:①年龄40~70岁,患有糖尿病;②符合肩周炎诊断标准;③保守治疗至少4个月,症状无明显改善;④患侧肩关节至少两个方向活动受限(与健侧相比,外展、前屈减少≥40°,外旋、内旋减少≥20°)。

排除标准:①糖尿病病史2年;②对本试验相关治疗药物过敏;③双侧肩关节受累;④半年内曾接受过关节内注射治疗;⑤既往肩周骨折或手术史;⑥合并帕金森病、甲状腺疾病及风湿或类风湿疾病;⑦合并妊娠、局部或全身感染、凝血功能障碍、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精神疾病等。

剔除标准:①自愿退出、失访;②治疗或随访过程接受其他干预措施、不服从治疗安排;③治疗过程中因伴发其他疾病不能完成治疗或放弃治疗。

T组行臂丛神经阻滞下手法松解联合HILT治疗,C组行臂丛神经阻滞下手法松解联合类固醇关节腔注射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T0)、治疗后1个月(T1)、治疗后2个月(T2)、治疗后3个月(T3)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指数(SPADI),并比较两组患者活动时VAS疼痛评分、肩关节功能评分(CM评分)、显效率、不良事件及治疗后6个月的复发率。

2结果

依照纳排标准,最终入组70例患者。4例(C组2例,T组2例)患者失访,3例(C组2例,T组1例)患者因主要疗效数据缺失,被排除在疗效分析之外。对余63例患者的数据进行分析。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患病侧例数、肩周炎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两组患者SPADI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T0时SPA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治疗后各时点SPADI评分较T0时的变化进行非劣效性检验,T1、T2、T3时两组差值的90%CI分别为5.39(1.54,9.24)、1.93(?3.78,7.38)、?2.3(?8.08,3.82),上限均非劣效性界值10,表明T组非劣效于C组。见表2、表3。

2.3 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T0、T1、T2、T3活动时VAS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比较,两组患者T1、T2、T3活动时VAS疼痛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见表4。

2.4 两组患者CM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T0、T1、T2、T3时C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比较,两组患者T1、T2、T3时CM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见表5。

2.5 两组患者显效率比较

两组患者T1、T2、T3时组间显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6)。

2.6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及治疗后6个月复发率比较

两组中均无患者发生严重不良事件。治疗后6个月,C组中6例(19.4%)、T组中仅1例(3.1%)患者因疼痛复发而寻求治疗,T组复发率明显低于C组(P0.05)。

3讨论

本研究发现,在治疗后各时点两组SPADI评分差值的90%CI上限均小于非劣效性界值,且差值的上限逐渐减小;表明与关节腔注射相比,作为一种无创治疗措施,HILT亦可发挥消炎、镇痛作用。

本研究发现,联合HILT组患者治疗后VAS疼痛评分、CM评分及显效率虽然逐渐改善,但直至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疗效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分析可能的原因是本研究中联合了手法松解、功能锻炼。糖尿病患者较非糖尿病患者肩周炎更具难治性,单一的治疗措施不符合伦理要求;功能锻炼作为重要的辅助治疗,其积极作用不容忽视。上述两种措施的使用提高了治疗效果,降低了组间差异的可能性。同时,研究发现T组治疗后6个月复发率更低,这与既往研究认为关节腔注射作用持续时间短暂相一致;但考虑本研究联合多种治疗措施,未来可设计更严谨的试验以进一步了解局部注射与HILT治疗的疗效差异。

综上所述,臂丛神经阻滞下手法松解联合高能量激光治疗可有效改善肩周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疼痛和活动障碍,且复发率更低,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如果您对本文感兴趣,可登录我刊投稿系统平台(

1
查看完整版本: 臂丛神经阻滞下手法松解联合高能量激光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