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促进教师队伍快速成长,年11月17日至年11月19日我校开展了“敏阅课堂”教研活动。本次活动包括上课、评课两个环节。授课教师认真钻研教材,运用信息化与学科深度融合的教学手段,展现出一节节精彩纷呈的优秀课例。
绘声绘色——语文组怎样的语文课才算是一堂好课?我校语文科组一直以来孜孜以求答案。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个人学习、集体备课、科组研究……在本次的“敏阅课堂”精品课展示活动中,我们的六位语文老师经过了精心备课,集体磨课后,精彩纷呈。大自然是美丽的、奇妙的,在大自然中有许多美妙的声音。围绕着“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这一中心句,刘晓春老师在《大自然的声音》一课中,教学环节层层推进,环环相扣。淙淙的流水声、风吹树林声、哗哗的雨声、啾啾的小鸟声等生动的视频画面,使课堂更加生动,将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深度融合起来。课堂气氛活跃,在品读中感悟,在阅读中“披文入情”。小组合作蒋兴炎老师执教《比尾巴》一课时,课前导入生动有趣,课堂朗读训练形式多样,老师范读引领,突破重难点。笑容亲切的蒋老师,积极融入课堂,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的学习空间。课堂气氛欢快活泼,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蒋兴炎老师巧妙地设计了小记者提问的教学环节,既活跃了课堂,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课堂活动可爱的孩子们
课堂活动
庞德珍老师的《夏天里的成长》一课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紧扣“夏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这一中心,指导学生突破本单元的学习重点“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庞老师准备充分,利用生动的视频,抓住关键词句的品读,引发学生的质疑与思考,加深了学生对文章中心的理解与感悟。课堂教学结构清晰,流程顺畅,环节紧凑。她不仅善于落实知识点,教学环环相扣,还适时启发引导,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既夯实了知识的基础,思维与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李燕纭老师带来四年级上册《爬天都峰》一课。李老师准确地把握住了教材的特点,从“我”与老爷爷的对话切入教学,与学生一起感悟在困难中永不放弃的精神,着眼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李老师的教学环节清晰,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既巩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爬天都峰二年级李崇兰老师的《狐假虎威》,这节课活泼有趣,寓教于乐。李老师以饱满的热情,耐心的引导,引领孩子们进行了朗读、说话、字词句等方面的训练,让学生的双基得以巩固。同时,也让学生在学习中从小小的故事中得到了启迪,初步感知了寓言故事的魅力。《狐假虎威》“以读为本,在读中感悟。”冯小清老师在《圆明园的毁灭》一课的教学中,将爱与恨、圆明园的美与毁融合在一起,引领学生在“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中进行一次次心灵的碰撞、洗涤。以理解课题导入,一开始就为后面的教学奠定了情感的基础,不仅如此,冯老师还特别注重朗读的细节,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学生个性化的感悟。在冯老师的课堂上,五年级一班的孩子尽情抒发自我内心深处的情感。研究课活动之后,各位执教教师现场进行抽签即时评课。“石本无火,相击乃发灵光;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漪。”确实如此!大家对每一节课某个环节的肯定、建议、质疑使理论与实践的思想再次发生碰撞,产生新的火花,为年轻教师的成长指明了新的方向。
李燕纭老师刘晓春老师冯小清老师蒋兴炎老师李崇兰老师庞德珍老师循循善诱——数学组数学学科共6名教师参加了本次“敏阅课堂”精品课例展示,师生活力十足,课堂精彩纷呈。参赛教师在教学目标把握、教学重难点定位、学情特点把握、教学创新点设计等方面充分彰显了我校数学组教师的能力素养和教学特长。
磨课课堂经历打磨,才能焕发光彩;教师经历磨课,方能提升自我。各年级在确定课题之后,便开展了扎实有效的全员磨课活动,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专业特长,发挥团队互助精神。一周的磨课时间里,各磨课团队集众人智慧,集体备课、现场上课、课后评议、总结得失、再次研讨……一次次的磨炼,一次次的修改,办公室、教室里随处可见他们交流探讨的身影。
赛课张兰英老师执教的《得数是6、7的加法》以熊大、熊二植树保护森林为背景故事,设置了闯关赢植树工具的学习关卡,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在新授过程中层层递进,师生配合到位,从之前学习的“一图一式”自然过渡到了“一图两式”,老师着重引导学生用三句话表达图意及说说算式表示的意思,理解算式表示的含义,从而理解算理的形成,并让学生动手摆圆片,由易到难,由扶到放,有效培养了低年级学生的动手能力。
《得数是6、7的加法》
徐超然老师执教的《7的乘法口诀》一课注重学生自主探索,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迁移进行新知的学习,放手让学生进行口诀的编制。同时精心设计了兼具趣味性和层次性的课堂练习,对7的乘法口诀进行巩固,让不同的学生在教学中得到不同的发展。课堂中学生动手、动脑、动口,人人主动参与学习,有效地培养了学习习惯,发展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刘朝葵老师执教的《分数的初步认识》充分的挖掘了生活素材,巧妙地整合了课程资源,把生活中的风车、红绿灯、国旗等图片搬入认识分数的课堂,让学生从这些生活画面中去找分数。这样的设计更贴近生活,而且将知识化静为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在“生活”与“数学”的一拍即合之下,才有了如此精彩的课堂。
INFORMATION柳雯姝老师执教的《可能性》一课是属于“统计与概率”这一知识领域的“概率”范畴,是比较抽象的知识,小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柳老师在教学本节课时,主要是以游戏的形式,即直观的内容为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资源,合理运用教学方法,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始终充满信心,充满激情地学习数学。整个课堂设计理念新颖、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重难点突出、每个环节扎实有效,小组合作抽扑克牌这一环节将整节课推向了高潮,既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群体的积极性。
唐翠莲老师执教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的教学重难点就是使学生学会用一一列举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整个新授过程,唐老师围绕着这一重难点,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实践,“你想到了什么?”、“围成的是什么?”、“1米长的木条,你想到了什么?”……问题虽然简短,但每个问题都能引导学生向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向思考。教师在课堂中还插入了微课的运用,充分展示了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的高度融合。
何越怡老师在执教的《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一课中充分的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抓住了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了与新授知识有密切联系的复习题,让学生回忆已学过的的转化方法,有效地搭建起新旧知识之间沟通的桥梁。何老师所选的题目有直接转化题、列式题、看图题,形式多样的练习有利于学生主动去巩固新知,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设计也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使不同能力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评课如果说磨课是一种历练,赛课是一种成长,那么评课就是一次在思维碰撞中的升华。在评课环节中,大家敞开自我、各抒己见,肯定了授课中的亮点,在观念的碰撞与交流中,及时发现问题、剖析原因、梳理经验、归纳提升,达成了新的共识。评课不但调动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和指导教师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使教师生动活泼地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活力四射——平衡科组年11月19日,平衡科组在本次赛课活动中展示生动有趣,激情澎湃,精彩纷呈,精美的课件制作,精心的教学设计,得到了领导老师的一致好评。在这次比赛的研究过程中,老师们不仅提高了学科专业能力,信息技术素养也得到了大大提升,体验了成长的快乐和成就感。
彭定燕老师执教的四年级信息技术《郊外的小木屋》使用手机同屏技术,及时点评孩子的作业,“学习共同体”理念注入课堂,课堂行为发生改变,彭老师在执教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运用所学的新知识制作出了一幅幅精美的图画。
作品展示付迎迎老师执教的三年级科学《混合与分离》提出问题如果食盐和沙子混合了,怎样把食盐从沙子里面分离出来呢?同学们议论纷纷,想出了分离的好办法,后来大家观察了老师的演示实验后,有趣的科学小实验开始啦!请看,学生们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