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善人说:“王白守坤老师,结婚时家贫如洗,起早睡晚,刻苦操作,石冻腊月,冰天雪地,身无棉衣。回娘家时,母亲不忍,给件棉袄。
穿回家来,偏巧婆母无寿衣,我叫她给妈妈穿去送终,毫无吝啬,孝养两辈老人,食米不足,给老人吃饭,她自己吃树叶。三十八岁时上学读书,我办女学,她为发起老师。王知府查学,闻其贤孝,委充官立女学管理,月给纹银八两。国华始得师范毕业。她又回女义学,充义务女师。王老师为人不为己,数十年来,奔走不懈,晚年在道德会。王老师助我行孝,供爱子读书,助我成道,受尽艰难困苦,馨竹难书。”
有人称呼内善人,善人听见说:“‘命者名也’,王老师是她的天命,今后不可称内善人。”
王老师教义学没要钱,营口杨保箴给她立业,享富人之福。
王老师问善人:“善人回佛国我怎么办呢?”善人说:“万国道德会,谁不知道王老师,她的善缘,充满世界,到处有人欢迎。你到哪都中,就是不准回家。回家就是私,为世人死了,就成道了。”
一百六十三、提倡安老事业王老善人这样说过:我们办女义学,为了教女子明道,成为贤妻良母,改种留良,重立人根。这是启民智。提倡贮金立业,后天返先天,是利民生。
办讲演社是为了敦民德。办安老育幼工作,使“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现在各会的安老院太少了。
后天世界人都依赖财产生活,人老了,儿女为了产业,盼老人早死,这叫“树叶落在树底下”。我为了变先天世界,提倡贮金立业,人越老倍的本越多,息钱也越多。死后赠给别人立业,人死德不灭,这叫“树叶落到天上去”。
你们提倡二十里地立一处安老院,老人随便去住,多少做点事运动身体,讲道养性。
不用争贪,就能生活,心地自然清净,有一位老人,成一尊佛。安老所能成亿万尊佛,全世界要都是佛,就是极乐世界了。你们记住吧!将来人见人乐的时候,世界就大同啦!
一百六十四、预示归期长春大会后,善人预示归天日期。为了十拔收缘,开办十期高级班。第一、二两期均选出模范人。第三期就中止了。因为第一期迟了半个月,又因总会改选理监事大会,延搁约一个月的时间。所以有些期,同时开班,郑尚化尘任副班主任,善人每日到课堂静听。白抚辰在高级班讲习时说:“善人的道是孔孟教,将来万教归儒。”善人更正说:“我不是孔孟,也不是佛老耶回,我行的是人道,得的是天道。”善人每天至少讲一次道。到七、八期时,身体渐弱,还是准时上下课。病重时仍支持上楼到讲堂,闭目静听。同仁百般劝说,也不肯休息,反向同仁说:“你们不要认为我有气无力的,我讲起话来,有神明助灵。因为神明没有肉身,不能讲话了,我还能说话。要是不说,耽误了道,谁担得起?”到第九期仍按时上楼,第十期时体力更弱,拍结业团体照时,都不敢请善人。在学员排好时,善人竟自己穿好衣服,出来参加。理事长陈荣秩昼夜扶持,郑尚化尘、杜曹玉琳也在左右,还有随善人多年的老道德家,前来问道,善人均一一指示。王善人自从高级班开班病重,就常向同仁说,再过几个月,我就要走啦!一个月一个月地减少。到一百天以内,按天地缩减着说,缩到几十天时,善人对高理事长说:“你再不给国华去信,他会埋怨你呀!”高理事长遵命才给王国华去信。有一天子东问善人说:“您归道还回来不回来呢?”老善人说:“大同世界还没实现,怎能不回来呢?像我这样人,世界各国全有,天时一到自然全都显露出来,大同就开幕啦!孔子不是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吗?”一百六十五、逝世王善人七十四岁那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农历十月二十三日)二十一点二十分,在长春总会逝世。临终时频频拱手,似在还礼,态度安祥,其子王国华侍奉在侧。
那天晚八点多钟,尚未进晚餐。孙周静轩叫人做了两个蛋,轻轻唤出国华,叫他赶快吃下去。国华拿起筷子刚刚要吃,突然听到音乐响起,他心中不悦——父亲病得这么重,会内还有人按琴,觉得不通人情,便放下筷子,乐声渐止。再拿起筷子又要吃时,乐声又起。如此三次,他很气就不吃了。回到善人身旁,善人已经去世。这是善人归天时之景像。
次日王国华问张监理说:“总会是怎么回事?嘴说信善人,我父亲临终还有人弹琴!”张监理答说:“没人弹琴呀。”他不信说:“我亲耳听见有人弹琴。”张监理遂同国华上南楼查看,对国华说:“你看风琴不是锁在这里吗?哪会有人弹琴呢?”他连说奇怪!
刘惠忱住在总会后街,善人逝世那晚九点多钟,也耳闻奏乐三次。他向家人说:“老善人走了!”次日早晨到会一问,果然善人逝世,与王校长所闻相同。
王善人,生于清同治三年农历十月初三,住世七十三年二十日。长春总会组治丧委员会,电知各会,连接三封赠送棺椁的急电。公决用电报先到的伊通县费文华所赠之镜木寿材,经决议不烧纸帛冥器,不收奠仪,只接挽联挽幛。各界人士,吊祭者接踵而至、络绎不绝。联幛万千,三七成主发引,灵枢回朝阳县原籍暂居凤仪师范学校内,观者塞途。
最难得者,*府首要、各界名流绅商及贵妇名媛,男女同仁,均自动手举挽联送葬。在冰天雪地之严冬,由总会东三马路,步行送至火车站,无一人肯坐汽车,场面感人。以后在朝阳县大凌河东,凤凰山下,建修墓园,栽植松柏五百株。赵嘏忱铸赠善人铜像,奉祀于总会后楼先正祠正位供人敬仰,两侧奉祀为公益捐躯之道德家——孙恒昶、李木林、王福廷、赵孙慕珩、王玉英等。各省县市分会设立功德祠,王善人遗像本会各地会员及同仁等,均自动供奉家中,遍及穷乡僻野。
年6月24日(农历四月初八日)全国各会各学校代表齐依热河省朝阳县,举行王老善人安葬仪式。墓前立碑两座,墓碑为王光烈篆额,袁金铠撰文并书;纪念碑为白永贞撰文,朱允恭书丹。形式异常宏伟,地势雄壮,风景亦佳,洵能与凤山凌水并寿云。
功绩一九三七年东北女义学和道德会发展至七百余处。以海城、辽阳、怀德三县为例,可见一斑。
海城县道德分会一处,乡镇支会及女义学十二处——腾鳌堡、牛庄、塔山、丁家桥、杨家洼子、新台、南台、夏家屯、大石桥、千山、老边、金家台。
辽阳县道德分会一处乡镇支会及女义学二十处——刘二堡、常家店、沙岭、东台、亮甲山、甜水站、斜哨、尖台子、佟二堡、古城子、沈旦堡、李大人屯、金沙沟子、里仁屯、朱据、三家子、哈尔堡、罗家窝子、七岭子、*垞子。
怀德县道德分会一处,乡镇支会及义务学十三处——顺山堡、黑林子、怀德旧城、朝阳坡、范家屯、东大岭、秦家屯、杨大城子、大榆树、毛家城子、十屋、林家粉房、柳杨树。
后记先翁郑公讳子东,于年二月间,修改完王凤仪善人讲道、创会等书,即于同年八月十七日逝世。生前常说,"死也要死在道上"。
回忆先翁逝世前之二年期间,真是浸沉于道中,每日所讲述者均为王善人道。因之,气质变化得平和慈霭。
八月中旬稍感不适,许增敏公,即劝其入院诊治,并伪称已办妥免费入院手续,经二日苦劝,先翁感于老友情深,乃小声嘱余曰:"你不必管了,一切交给你大叔去办好了。"
始肯入院,临病危,医生检查时问:"老先生您哪里不舒服?"还说:"我从生病来,不但没有不舒服,而且还是真乐!"说着就呵呵地笑了起来。真是死在道上了!
逝世时,家人毫不感到悲戚恐惧,只感到似已安然就寝。据信仰基督教的友人告以,这类现像,是得救了。兹当先翁遗著付梓之际,谨缀数言,以志始末。蒙诸方大德印赠本书深致谢忱!
多一次分享,多一人受益,多一次转发,多一次布施,感恩一切
传统文化VIP单身群(付费群)
传统文化论坛视频大全集%收藏
关于举办传统文化单身聚餐会的倡议书
平台历史消息搜索通道(方便家人们查找精彩内容)
各种颈肩腰腿痛使用通脉消痛贴效果反馈大全
感恩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