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页面右上角的“…”可发送给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让你的朋友也可以免费共读。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点击上方的音频即可收听学习)
内容简介:
2、价值投资的方法与哲学
价值投资作为一种投资理念,最近几年在A股市场上得到了越来越多投资者的认可和追随。那么,究竟什么样的投资才算价值投资呢?是不是买了茅台股票就算是价值投资呢?其实并不是这样,价值投资最重要的标志就是研究驱动。如果你看到别人买茅台股票赚钱了就跟着去买,并不是价值投资,因为你根本就没有对茅台做研究。很多优秀投资机构都非常重视研究,至少包括对人和生意的研究。但是高瓴资本对投资研究有着自己的理解,他们始终强调对人、生意、环境和组织的深度理解,通过这四个方面的深入研究,去挖掘最好的商业模式和最契合的创业者,从而确定投资标的。这种从人、生意、环境和组织的多维度视角所构成的最佳组合,就是高瓴所构建的独特的投资生态模型,是高瓴十几年来持续取得投资成功的“生产方式”的闭环。高瓴资本所执行的研究驱动有三种形式:深入研究、长期研究和独立研究。所谓深入研究,是既要从纵向研究深,又要从横向研究透。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法是逆向思维,也就是反过来想。逆向思维也是巴菲特的*金搭档查理.芒格特别推崇的思维方式,他的口头禅就是:反过来想,总是反过来想。而长期研究就是要抓住关键时点和关键变化。而要做到这两点就要尽可能把研究周期拉长,这样才能看到未来5年、10年甚至是20年的发展趋势。从长周期中寻找商业模式和生态的要素演变,敏锐地察觉到行业变化的关键时间点和关键的变化。第三种形式是独立研究,是基于数据洞察的独特视角,也就是找到表面数据背后的底层因子,进而形成与别人不同甚至相反的判断角度。当然,更重要的一点是再精确的数据也无法代替大方向上的判断。就像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不能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独立研究强调的是做投资判断不能建立在感性、个人直觉或者是*概率,而是要建立在理性、系统的分析和客观校验的基础上。独立研究的最大价值是让投资人敢于面对质疑,坚信自己的判断,敢于投重注、下重仓。对于投资人来说,研究驱动是决定投资成败的基本功,是必须要做的。而如何理解时间的价值往往是决定投资格局的关键。高瓴资本认为价值投资的一招一式都在于如何理解时间,并且以“时间是我们的朋友,而不是我们的敌人”这条原则作为投资分析的基础性思维和重要的决策标准。亚马逊的创始人贝佐斯问过巴菲特:既然赚钱真像你说的那么简单,那么为什么绝大多数人赚不到钱呢?巴菲特的回答是:因为人们不愿意慢慢赚钱。许多人总是想着赚快钱,一夜暴富,快进快出,但是却忽视了时间的复利价值。我们知道复利的计算公式是:F=P(1+i)n其中,P是本金,i是收益率,n是时间。从公式可以看出,本金和收益率都只是乘数,而时间却是指数。我们都听说过指数级增长,由此可见时间在投资上的巨大威力。在研究驱动和正确理解时间价值的基础上,寻找具体的好生意和好企业是作为投资人必须要完成的功课。那么,什么样的生意和企业才是好的生意和企业呢?巴菲特认为关键是寻找护城河。巴老所认为的护城河包括品牌、成本优势、转换成本和网络效应。而张磊则认为没有静态的护城河,护城河是动态的和变化的,不能局限于上述四个方面。他认为世界上只有一条护城河,就是企业家们不断创新,不断地疯狂地创造长期价值。怎么理解这句话呢?就是以用户和消费者为中心,理解变化的消费者和市场需求,用最高效的方式和最低的成本持续创新和创造价值的能力才是真正的护城河。如果不能持续高效地创造价值,这条所谓的护城河实际上就非常脆弱。张磊是坚定的价值投资者,也是巴菲特的忠实信徒,但是张磊所理解的价值投资已经从只是单纯地发现静态价值向发现动态价值,并且帮助被投资企业创造价值的方向转化。正式由于这种对价值投资的理解深度和高度,才让高瓴资本在投资上能够做到超人一步、高人一筹,投出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企业。他们坚持的是长期结构性价值投资,这与周期性思维和机会主义是对立的,核心就是更大的格局观:反套利、反投机、反零和游戏、反博弈思维。张磊在美国顶尖名校耶鲁大学的求学经历和在耶鲁捐赠基金这样的世界级投资机构的工作经历,充分感受到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强烈对比。通过近距离地学习西方思维模式,反而让他对中国文化、东方古典哲学有了更深层次的领悟。在高瓴资本创业之初,张磊就提出了要坚守的三个投资哲学,并且是用三句古文来概括的:守正用奇、弱水三千但取一瓢、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守正用奇”,是从老子的《道德经》总结出来的一句话。张磊用这句话时时提醒自己,在坚持高度道德自律、人格独立、遵守规则的基础上,坚持专业与专注;同时,又要在规则范围内,不拘泥于表面的形式和过往的经验,勇于创新,出奇制胜。“守正”体现在投资品格上,要坚守道德上的荣誉感,尊重规则、适应规则,不越过底线;体现在投资原则上,就是要构建一套完整的决策流程和不受市场情绪左右的根本原则,正确认识外部风险和内生收益;体现在研究方法上,就是要做时间的朋友,研究长期性问题,而不是追求短期利益。“用奇”,首先体现在如何思考,不仅按照框架和程序思考,还要打破对客观规律的简单呈现,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把背后的传导机制搞清楚,把人、生意、环境、组织之间的内在联系搞清楚;“用奇”还体现在如何做决策,决策不能受到存量信息的束缚,而要根据市场的增量信息作出应变和创新。更为重要的是,“守正”和“用奇”这两点必须结合在一起,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做人做事要“正”,才能经得起各种诱惑;思考决策要“奇”,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空间。“守正”是“用奇”的准绳,“用奇”则是给“守正”以反馈。张磊的第二个投资哲学是“弱水三千,但取一瓢”,意思是弱水深长,但只取其中一瓢来喝就足够了。作为投资者,需要强大的自我约束能力,一定要克制住不愿意错失任何好事的强烈欲望,同时又必须找到属于自己的机会。这点对于很多小伙伴特别重要,买基金生怕错过任何一只好基金,只要觉得有一点吸引力就忍不住手痒去买下来,结果导致手里有几十只、上百只基金。我们不要试图参与所有的投资机会,更不要去追逐所谓的市场热点和风口,消费涨了想追消费,医药涨了想追医药。因为投资决策的起点是深入研究,这也决定了投资人只能在看准的时候再出手,投资只能是少而精,这与巴菲特的投资打卡理论也是相通的。张磊特别强调,在多数人都醉心于“即时满足”的世界里时,懂得“延迟满足”的人,已经先胜一筹了。第三个投资哲学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出自《史记》,原意是桃树和李树从来不主动招引人,但人们纷纷来赏花摘果,慢慢在树下就走出了一条小路。张磊认为对于投资人来说,不要在意短期创造的社会声誉或者价值,而应该在意长期创造了多少价值。首先,要回归投资的初心;其次,要找到投资的幸福感。真正优秀的投资人,都不是刻意去苦苦追求所谓的收益目标,而是水到渠成、下自成蹊的结果。整天为了收益疲于奔命的人,到最后可能颗粒无收;而心无旁骛走自己的路的人,往往能获得很大的回报。最后,要经常对投资的过程进行自省和反思,不要陶醉于一时一刻的收益,也不要被暂时的亏损所困扰焦虑,而应该不断反省自己,如何完善自己的投资体系?如何优化自己的决策过程?张磊通过十几年坚持实践自己特有的投资哲学,深刻认识到:价值投资最伟大之处在于,将“投资”这项难以确定的事情变成了一项“功到必成”的事业,变成逻辑上的智识和拆解,数字里的洞见和哲学,变化中的感知和顿悟。理财类《好书推荐》
躺着赚到第一个万
一学就会的指数基金定投课
手把手教你躺着赚万的小白投资课
8节课让你立即学会钱钱钱
一个人一生能积累多少钱,不是取决于他能够赚多少钱,而是取决于他如何投资理财,人找钱不如钱找钱,要知道让钱为你工作,而不是你为钱工作。
长按下图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