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阳气升发,有的朋友在出现牙齿疼痛时,往往会把病因归结为上火,认为自己吃点消炎药、清热药就好了。
但其实,引起牙痛的原因还有很多。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医里牙痛的5种不同证型与辨证治疗。
什么是牙痛?牙痛,指的是牙齿因各种原因引起的疼痛,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口腔疾病症状之一,多因牙齿与牙周局部组织疾患所引起。
中医学认为,“齿为骨之余”,“肾主骨”,足阳明胃之经脉络于龈中,所以齿与肾、龈与胃关系最为密切。
牙痛的中医辩证治疗根据不同的病因病机,牙痛在中医上可大致分为以下5种证型:
1
风火牙痛
症见:牙痛剧烈,呈阵发性发作,遇风发作或加重,遇冷痛减,受热加重,牙龈红肿,全身常出现恶寒、发热、口渴、脉数等症状。
此种牙痛多见于急性牙髓炎与根尖周炎初期。治宜疏风清热、解*消肿,方用银翘散加减。
2
胃火牙痛
症见:疼痛剧烈,牙龈与颜面部红肿,或牙龈溢脓、牙龈出血,有时张口困难,同时可见头痛、口渴、口臭、尿少、便秘、发热、舌苔*腻等症状。
此种牙痛多见于冠周炎、化脓性根尖周炎。治宜清胃泻火、凉血止痛,方用清胃散加减。
注意:上述两型中,蒲公英、紫地丁、野菊花、夏枯草、白蒺藜、露蜂房等常随证加减。
3
虚火牙痛
症见:牙齿隐隐作痛,程度较轻,午后与夜间可能加重,牙龈多不红肿,常出现牙齿松动、咬物无力且疼痛加剧或牙龈出血。全身可伴有腰酸、头晕、口干咽燥、舌红苔白、脉细数等症状。
此种牙痛多见于老人慢性牙周病。治宜滋阴益肾、降火止痛,方用知柏地*汤加减。
4
肝火牙痛
症见:牙痛牵引头痛,情绪波动时发作或加重,全身常伴有口苦、目赤、耳鸣、胁痛、烦躁易怒、舌红苔*、脉数有力等症状。
治疗上宜清泻肝胆、疏肝止痛,方用龙胆泻肝汤去木通,加*连、丹皮治之。
5
风冷牙痛
症见:牙痛呈阵发性,遇风寒发作或加重,遇热痛减,牙龈肿或不肿,全身可伴有恶风寒、无汗、头痛、鼻塞声重、舌淡苔白等症状。
此种牙痛主要见于阳虚体质的牙周病患者。治宜疏风、散寒、止痛,方用川芎茶调散加荜拨。
(以上治疗及方药仅供参考,如出现牙痛建议患者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在医师指导下规范辩证治疗。)
广州市十三行国医馆致力为您的健康护航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