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判断股票价格是否具有吸引力时,市场上通常有两种看起来对立的方法,价值投资(ValueInvesting)和成长投资(GrowthInvesting)。
价值投资,一般而言代表着投资人以较低的市净率或市盈率,或者较高的股息率买进投资标的。成长投资,往往是投资人选择高成长行业中的业绩高增长的企业进行投资。
而巴菲特认为,这两种方法本质上是一体的,重要的是企业价值。
价值投资中的“价值”两字本就多余,如果投入资金不是为了追求相对应的价值,那也就不算投资了。
假使投资者以低市净率/市盈率或者高股息率的标准买进了投资标的,也不一定能够确保获得相应的价值。反过来,若投资者以较高的市净率/市盈率或者低的股息率买进投资标的,也不一定就代表这不是一项有价值的投资。
相对地,成长当然是企业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成长也很难保证就一定代表价值。通常成长会对价值有正面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并不是绝对的。例如航空业,航空产业越发达,投资人可能亏的就越多。只有当每投入的一块钱可以在未来创造超过一块钱的价值时,成长才有意义。
如何计算价值?
根据《投资价值理论》,任何股票、债券还是企业,其价值都取决于未来剩余年限的现金净流入,以一个适当的利率加以折现后所得的期望值。
需要强调的是,现金流折现(DCF)的计算公式对于股票和债券都是适用的。就债券而言,其票息和到期日是确定的,可以方便地进行现金流折现,另外企业管理层对债券的影响相对有限。但是就股票而言,投资者必须自己分析未来可能得到的“票息”,还要考虑企业管理层的能力对未来“票息”的发放具有重大影响。
从现金流折现的计算公式我们可以看出,投资人应该选择的投资标的是价格相对于价值最低的,不论它是不是成长,利润变化是剧烈还是平稳,市净率和市盈率是高还是低等等。
需要注意什么?
虽然DCF的计算公式并不难,但即使是一个经验老到、聪明过人的分析师,在估计未来年度“票息”时却很容易发生错误。在伯克希尔,巴菲特和芒格尝试用两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1)坚守能力圈。巴菲特和芒格坚守在他们自认为了解的产业上,这些产业通常本身相当简单并且稳定。如果企业很复杂而产业环境也一直在变,巴菲特和芒格自认为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去预测其未来的现金流量。
巴菲特认为,对于投资者而言,真正重要的不是他到底知道什么,而是他们是否真正明白自己不知道什么。只要能够避免犯重大的错误,投资人只需要做对少数几件事情就足以。
(2)坚持安全边际。如果计算出来的价值只比价格高一点,巴菲特和芒格就不会考虑买进,这师从于格雷厄姆。格雷厄姆就非常重视安全边际原则,认为安全边际是投资成功的基石。前面写的文章也有专门介绍安全边际的,#投资的中心思想-安全边际#。
自有明月照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