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营收增长35倍
利润增长17倍也没多少
市值增长50倍
投资者回报50倍
数据总结
营收增长35倍
利润增长17倍
市值增长50倍
投资者回报50倍
这个公司最差劲的就是利润部分,公司基本上一直没有什么像样的利润,公司最亮点的在于回报率,23年50倍回报率,接下来慢慢看其中的细节。
原来他就是著名的东方红
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利润高
阅读一下公司工作汇报
公司卫星研制任务有序推进:发射任务方面,全年共成功发射10颗小/微小卫星。环境减灾二号01组卫星大幅提升了我国环境保护、应急减灾数据的获取能力;海洋一号D卫星与当前服役的海洋一号C卫星组成我国首个海洋民用卫星星座,将为我国近海海域与海岛海岸带资源环境调查、海洋防灾减灾、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海洋生态预警与环境保护提供数据服务。同时,小卫星及微小卫星研制生产任务有序推进,澳门科学一号、海南一号等数十个在研型号研制工作顺利开展,近百颗在轨卫星稳定运行,公司继续保持国内小卫星制造领域主导地位。宇航部组件方面,宇航单机产品按计划交付,星载导航产品、空间站交换机等产品完成研制,有力保障了型号任务;完成45万余片空间太阳电池生产及交付,保障了多个空间工程型号用单体太阳电池的生产任务需求;高端紧固件完成万余件产品生产及交付,有力保障了航空航天型号研制生产任务。
卫星综合应用:完成祁连山遥感一站式平台验收交付;三江源可可西里盐湖满溢生态环境动态监测工程等20余个行业应用项目按计划开展;完成了西部卫星网三期建设项目各模块技术方案选型。
无人机系统集成与服务:完成两省林业防火重大专项交付,设备在30余个地方林业局部署应用;无人值守系列产品型谱不断完善,实现小批量销售;电力领域持续扩展智能化遥感数据应用业务,智能化故障分析软件在广东、云南电网等重点单位部署应用。
卫星地面运营与服务:完成共上百套广播电视节目总计超过百万小时传输,圆满完成了“春节”、“两会”等重要保障期的安播任务,安全播出率达到99.%。
其实我们是外行---不懂公司
实事求是的说,公司到底有什么竞争力?
公司本身不赚钱到底哪里来的钱维持他的运转?
公司每年的营收都是谁给的?
公司既然有高科技含量为何利润率这么低?
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都无法回答出来,但是这不代表我们不能做好投资。
做投资容易陷入的误区
论物理技术,你拼不过总工程师,你奋斗10年也拼不过他,但是,为何总工程师没有成为投资大师呢?如果投资需要技术的话,那么按理说最厉害的技术人员应该成为最厉害的投资大师,显然这个不是重点。
论经营管理,你拼不过总经理,任何一家公司的总经理,一定是最懂经营管理的人,否则凭什么他是总经理而其他人不是呢?这不成为悖论了么?但是如果投资需要管理的话,那么按理说最厉害的管理人员应该成为最厉害的投资大师,显然这个也不是重点。
论阅读财报,你拼不过财务总监,但是如果投资的核心能力是阅读财报的能力的话,按理说,财务总监应该成为投资大师,因为他除了可以阅读财报以外,甚至可以创造财报,但是显然,财务会计能力与投资能力又不是一个领域的东西,也不是重点。
论内幕消息,老鼠仓,抄作业资源,没有任何人可以拼得过券商后台,券商的后台可以看到每一个人,每一家机构,每一笔买入卖出的动作,一览无余,想跟谁就跟谁,想抄谁的作业就抄谁的作业,你觉得是不是他是真正的带着电脑去考数学的人?但是这么多年以来,有几家券商成为了投资大师了?显然,这些也不是重点。
论K线指标,开高收低四个报价,形成万千变化的各种技术指标,技术分析门派的祖师爷最终都否定了技术分析写了一本亚当理论来作为封笔之作,如果K线能力是核心的话,那么大的投资家都应该是数学家,但是伟大如牛顿都说无法计算股市运转规律,难道你拿着几个线在那叉来叉去能成为投资大师?
论宏观经济学,这个总应该是投资的重点与核心了吧?伟大的经济学家如凯恩斯,利用他的宏观经济学也是亏损惨重,最后不得不转向价值投资去陪伴企业和国家的成长来获利,显然,你花个10年20年功夫,恐怕也修炼不成经济学家,而即使修炼成了,也跟投资没啥关系,不然,经济学家早就去创办投资公司了,所以,这个领域范围的知识也不是投资的重点。
千万不要搞错投资努力的方向
技术能力,不重要!
管理能力,不重要!
财务能力,不重要!
内幕能力,不重要!
K线指标,大人说话小孩子一边玩去!
宏观经济学,不重要!
这个我们不是抬杠,而是事实,如果你所有的精力都在提升以上能力的话,你会发现,即使你奋斗了20年,30年,然后你的极限也就是奋斗成为一个总工,总经理,财务总监,券商总监,大学教授,但是你没办法奋斗成为投资大师。
显然,如果你的目标是成为一个投资大师,或者叫做投资大咖,投资大V,随便你怎么叫,反正就是成为一个投资高手吧,你需要努力的方向不在于这里,方向不对,努力白费。
投资需要懂的是---人+钱
投资的本质是把钱给合适的人的动作。
你不需要懂电子商务,你只需要有钱,然后把钱投资给马云,然后自然会有董事长+程序员+总经理+财务总监+产业链,最终创造出伟大的公司,赚很多的钱!孙正义,雅虎,这俩在阿里巴巴赚的最多,马云和他们相比,只是赚了一个零头。
你不需要懂即时通讯,你只需要有钱,然后把钱投资给腾讯,然后自然会有各种专业人士一起打理,创造伟大的市值出来,此时你就可以享受到很多回报,显然,李泽楷,赚过一大笔,张磊也赚了一大笔,当然依靠腾讯赚钱最多的是--南非报业!搞笑吧?一个南非卖报纸的公司,从腾讯股票身上赚了1万亿,多么恐怖?
投资第一大核心是---本钱
投资的两大核心元素就是---钱+人。
最伟大的投资大师,就是把足够的钱给予最合适的那个人,完成这个动作一定是大师。
所以,首先就是要有钱,没钱你投什么资?南非报业如果没有本钱,凭什么拿走腾讯33%的股权?所以,这个才是投资的第一大核心竞争力:融资能力!找钱能力!要么是自己的钱,要么是用市场能力融来的钱。总之就是一句话:一定要有钱!这个是投资的第一个核心竞争力。所以,诸位如果想从事投资的话,千万不要再去研究管理,研究技术,研究财务了,如果你自己那么懂财务,你聘请财务总监干嘛?你自己那么懂技术,聘请总工程师干嘛?你自己上去干不就行了么?显然,你只要有钱就行了,别的不是你的任务!总结下来就是,你需要每天奋斗的方向就是你的--融资能力。
投资第二大核心---人
人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几个人;也可以是一群人。总之一定是人的因素占据投资第二大核心要素。
搞聊天软件的多如牛毛,腾讯马+管理团队=最终胜出了,搞房地产的到处都是,王石+万科团队=最终胜出了,搞家电的企业也是遍地都是,董明珠+格力电器=最终占据空调细分霸主地位,搞白酒的每个省都有王牌品类,最终还是贵州茅台胜出了,搞灶具的大大小小企业全国不知道多少家,苏泊尔最终胜出了。
而以上这一些,都是最牛的股票之一,而本来中国只股票,能有百倍回报率的,也就那么十几个,你数得过来的。在这里我们插入一个小故事来证明----“人”到底有多么重要!
刘元生为何斥资万买万科
王石80年代做录像机生意,进货渠道就是香港的刘元生的贸易公司,俩人就认识了。
王石去香港出差,每次都让刘元生带他去书店,读书然后买一堆书扛着麻袋带回去深圳,刘元生觉得这个人跟别人不一样。
后来万科88年上市,股票卖不掉没人要,因为那会你一个月工资10元钱,然后万科给你一张纸告诉你这张废纸价值1元你会买么?王石跑去菜市场超市大街小巷举着牌子推销都没人买,此时本来答应好认购的外资也退出不买了,出于对王石的信任和帮助,刘元生认购了万股,这笔钱到底有多大呢?当时万科在股市整个的募资额度是万,然后光刘元生个人,就投资了万,相当于六分之一。
你觉得刘元生投资的是“王石”这个“读书”人,还是投资的“房地产公司”?换句话说,王石如果去搞空调,他还是会投资给王石,因为他看到是这个人和别人不一样,别的企业家KTV喝酒的时候,他天天跑去读书,这样两个人谁能做出伟大的企业呢?他把钱给出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