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海岛拥抱新生活
福建日报全媒体记者林剑波
通讯员*汉业
△罗屿新城安置区
名片
罗屿作业区是我省“两集两散两夜”港口布局中“一散”的核心作业区,规划建设15个5万吨级至40万吨级大中型干散货泊位,其中有一个40万吨级泊位,综合通过能力可达1.17亿吨,将成为海西港口群最大的矿石散货中转基地,以及中西部地区原材料、产成品的重要出海通道。
据悉,首期将开发建设8#至15#泊位,共计8个15万吨级以上大型散货码头及港口物流园区,总投资45亿元。其中,9#泊位建设30万吨级铁矿石接卸泊位,是海峡西岸经济区迄今为止规划建设的首座最大的铁矿石专用码头。
目前,1#至7#泊位正在开展项目前期工作;9#和10#泊位码头已基本完工;8#、11#至15#泊位及港口物流园区工程物流园已基本完成,正在收尾阶段。
数字快递
1、今年前三季度,北岸经济开发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0.56亿元,可比增长22.8%;实际利用外资(验资口径)完成万美元,增幅与去年持平;固定资产投(不含农户)完成.24亿元,同比增长4.1%;财*总收入完成5.50亿元,同比增长6.1%。
2、今年,北岸经济开发区共安排重点项目个,总投资亿元,年度计划投资亿元,前三季度完成投资.24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64.5%。其中,省重点17个、市重点47个,总投资亿元,年度计划投资.72亿元,已完成投资88.18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81.9%。
罗屿岛位于湄洲湾北岸,陆域面积4.67平方公里,岛上有个乐屿村,是莆田市北岸经济开发区东埔镇下辖的一个建制村,分为4个村民小组,共户约人。由于罗屿作业区港口建设项目,村民需要整岛外迁,拆迁涉及栋房屋,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
北岸经济开发区在忠门镇选择了一块优质地块,建造罗屿新城安置区,先安置后拆迁。
截至目前,安置区建得怎么样?岛民的谋生之道如何解决?岛民能否适应新生活?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罗屿新城安置区及罗屿岛,深入采访,一探究竟。
01
不一般的新城
从莆田市区出发,沿着城港大道,驱车40多分钟,就到了罗屿新城安置区。安置区是北岸经济开发区北江新城启动项目,占地多亩,坐落在北江围垦上,附近的一段围堤还依稀可见。周围交通便利,只需三分钟就可上高速。
走进罗屿新城安置区,成排的红墙别墅映入眼帘,这些房屋都是“通天厝”,一栋一户,共有栋。整个安置区分成北一、北二、南一、南二四个片区。
吴舜义毕业于浙江大学土木系,现任滨海公司总经理,负责罗屿新城安置区的设计与营建。“整体理念是建筑以闽中红砖建筑为主,屋顶上有燕尾脊,外墙上有各种花格窗元素。”吴舜义说,“设计介于似与不似之间,不是完全照搬古代风格,而是进行适当的改良,使之更契合现代建筑的审美品位。”
在公共建筑与居民住宅之间,吴舜义还巧妙采用了反转设计,居民住宅的屋顶全部是双坡面悬山顶,公共建筑是平屋面,前者整体外观的颜色红色占七成,后者白色占七成,所有建筑的颜色都是红白两色。
除了居民楼,安置区还配有罗屿小学附属幼儿园和莆田市实验小学北岸校区,后者配置了室内运动馆和塑胶跑道,在8月份举行的第四届莆田市运动会中,跆拳道首场比赛就选在这里举行。
“家长普遍反映,安置区的教学质量更高。”东埔镇镇长郭立忠说,岛上的基础条件差,连水泥路都没有,留不住好师资,教师大都是本村的代课老师,教学水平有限。搬到安置区后,学生能够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
在莆田市实验小学北岸校区正对面,有一个作为医疗联合医院。“这将改善全村人的医疗卫生条件。以前岛上医疗条件差,出岛看病也不方便,有些村民患上急性病得不到及时救治,就落下了终生残疾。”乐屿村村委会主任肖燕尖说,过去村民在岛上饮用的是没有经过净化处理的地下水,受到垃圾、农残污染的地下水影响了村民的健康,他希望搬出海岛后,村民喝上干净的水,身体健康状况能够逐步改善。
吴舜义介绍说,考虑到弱势群体的出行问题,安置区还高标准建造了社区行*服务中心和老人活动中心,都配有电梯;小区内的每条道路和公共场所内,都设有无障碍通道。
△罗屿岛全貌
02
生计后顾无忧
在莆田市实验小学北岸校区,记者碰到了徐文耀,他是乐屿村村民,在岛上给东吴边防派出所当了15年的船管员,现在在这所小学当保安。“我家的安置房在南二区,四层半,第一层装修好了,第二、三层再过一个礼拜也能装好,到时就可以入住新房了。”徐文耀笑着说,“全家十多口人,一个孙子念小学六年级,另一个上幼儿园大班,都在这里上学。”
乐屿村村民上世纪70年代,以养殖海带和紫菜为生,90年代起养殖鲍鱼和牡蛎,海带和紫菜成了副业,拉长了产业链。前几年行情好的时候,村民每户的年收入有二三十万元,这几年市场低迷,收入骤减。一些渔民把养殖场往南移,迁到湄洲湾南岸的惠安和晋江海域,但仍有不少人面临重新就业的问题。
“给村民分发了就业意向表,有33人报名,已为15人安排了就业岗位,包括保洁员、电工、保安等。”肖燕尖说,渔民的生产方式比较单一,从事新的工作需要新的技能,目前正在就培训意向摸底,已有30多人报名,如果人数达到50个,就开办蛋糕制作、水电维修等培训班。
罗屿新城安置区附近是大片的滩涂,有不少村集体的虾蟹池,以前租给私人经营,现在已全部收回,优先出租给有需要的搬迁岛民。“这里交通便利,人流量、车流量大,加上旧的忠门镇农贸市场已不能满足居民需求,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区周边会形成一个新的农贸市场,为村民创造收益。”郭立忠说。
据了解,目前当地*府正在商讨就业兜底一事,考虑参照库区移民的相关*策,对屿村村民实施帮扶,给予他们相应的财力补助。
在罗屿岛上,上级*府给乐屿村预留了亩地,作为港口服务功能用地,保障村集体财*收入。在罗屿新城安置区,也预留了28亩地,用于商业开发利用,壮大村集体经济。另外,莆田市*府还准备了万元,当作乐屿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启动基金。
“小区里还规划了五块商业区,村里可以申请置换临街店面,自用或出租,都能创收。”吴舜义说,以后商业区繁荣起来,不仅能提高村民的生活品质,也能为村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北岸经济开发区*工委书记林修岚(中)调研罗屿岛作业区
03
留住精神家园
漫步在罗屿新城安置区的中心地带,你会发现这里景致怡人,绿树成荫,青草幽幽,走累了还可以坐在亭子里休息,这是一片占地20.8亩的主题公园,囊括了罗屿岛的移民史、乡愁记忆和征迁文化。
在公园入口处,有个重达几十吨的大石头,上面镌刻着个字,这是吴舜义翻阅了大量莆田、泉州等市县地方志后,浓缩概括而成的,讲述了罗屿岛岛民的迁徙历史。园内有两处小景观,吴舜义将其命名为“月岸听涛”和“踏古追梦”,采用了海浪、对联、琵琶曲、埙曲等元素,呈现出海岛人的家乡情怀。
令人啧啧称奇的是,吴舜义在园内种了八棵大树,分别代表乐屿村八大姓,寓意根连着根,共同发展。园内还有两个形同脚印的绿化坛,正对着罗屿岛,寄望“乐业犹怀西祖屿,新谋幸仗北江城”。
就连小区里的两条主干道,吴舜义也动了心思。南北主干道称为铭岛路,东西主干道叫作海城路,时刻提醒村民不要忘却过去,同时展望美好未来。
吴舜义还极尽文化嫁接之能事,将罗屿岛上的皇帝帽和龙马池景点“翻译”成宝冠昌源四个字,结合传统地理学,将四个区分为春夏秋冬,再用一句话来描述四季景象,然后凑成不同的楼名,同时也作为楼房的入口编号,方便群众查找。例如,北一区属于冬季,以“雪瑞华兴”应景,四个楼名就是“雪宝”“瑞宝”“华宝”“兴宝”。
从规划图上可以看到,罗屿新城安置区的东南角有个特殊区域,占地12亩,是个宫庙安置地,作为全村人的民俗活动中心。
罗屿搬迁指挥部宫庙工作组组长徐瑞鹏介绍说,已做好岛上五处宫庙的丈量工作,进行重置评估,目前正在洽谈补偿事宜。如何规划新的宫庙布局?工作组人员走访了各个庙宇的相关董事,收集了一些建议和设想。
按照初步想法,五处宫庙全部搬迁,原有的旧物件能利用的继续利用。“例如,兴隆宫供奉着一尊活节妈祖像,可以转动,是为数不多的文物,要保护流传下去。”徐瑞鹏说,“作为公共文化场所,以后绕境巡安、唱社戏、操办红白喜事,都可以集中在民俗文化中心进行。”
背后的故事
搬迁路上,岛民身边有帮手
在罗屿新城安置区,记者看到不少居民正忙着装修,他们不用走出社区甚至足不出户,就能买到实惠的装修材料。原来,小区里早早就有家装企业入驻了。
考虑到搬迁户装修的需要,北岸经济开发区组建了装修服务组,由科级干部陈志强担任组长,另有两名基层干部成员。
“通过多方联系,包括网上发布消息,从全市范围引进了20多家知名的装饰公司,为装修户提供设计咨询、装修预算等各类服务;同时,还有建材批发、装饰材料、家居用品等商家进驻。”陈志强说,“目的就是形成竞争,降低价格,让搬迁户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一条龙服务,还能从源头上节约费用,明明白白装修。”
罗屿岛距离罗屿新城安置区约10公里,路途相对较远,岛上青壮年大都在山东沿海给鲍鱼度夏,留守家里的都是老人孩子,诸多客观因素使搬迁进度迟滞了。
刚开始搬迁的时候,罗屿搬迁指挥部群众工作组成员主动请缨,义务为岛民搬运各种物品,少的一户有两三车,多的一户有七八车。“背扛肩挑,大家都很积极,但毕竟不如专业的公司和人员,身体吃不消,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罗屿搬迁指挥部负责人郭立忠说,后来由村里出资、镇里补助,请了一个搬家公司,集中在中秋节前15天,免费协助岛民搬家,其间,共有50栋64户岛民享受到这个额外的福利。
去年7月份起,郭立忠就跟随罗屿搬迁指挥部名干部进岛,吃住都在岛上。“有时遇到阶段性攻坚任务,一个月才回家一两天,往往只能顾得上工作,却顾不上家庭,家属难免也会闹点情绪,说一些埋怨的话。”郭立忠苦笑着说。
“入岛后第一个月,就开始清理渔排,疏通航道,大家都是冒着酷暑,在船上进行渔排清点、通知登记等工作,没有做防晒措施,被太阳晒伤是常有的事。前后1个月时间,用船只拖运了套渔排。”罗屿搬迁指挥部综合组组长陈志银说,“只要能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保障搬迁工作和港口建设顺利推进,受再多的苦都无所谓。”
采访手记
让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
整岛搬迁,让群众离开世代生活的家园,群众难免有抵触心理。如何安抚群众?除了让他们看到新家园实实在在的好,还要让他们真切感受到*员干部真心为民,知民之所愿,急民之所急,这样才能取信于民,与群众打成一片,顺利推进项目建设。在入岛之初,指挥部成员就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根据岛民白天出工晚上回家的作息时间,选择在夜间走进群众家里,商讨征迁各项事宜,有的甚至前往山东,寻找正在那里给鲍鱼度夏的户主,进行洽谈协商。按照事先计划,本来是将房屋拆迁签约现场安排在岛上,但是为了让村民亲眼看到高品质的罗屿新城,后将签约地点改在了安置区内。今年1月4日至19日,当地组织了多部车辆,每天早上七点半发车,全天不间断,将村民从岛上运送到罗屿新城,让村民实地感受新城的品质。考虑到部分村民面临装修资金不足的问题,当地*府不等新旧房屋差价对抵款结算,就提前将迁房交接奖励金发放到村民手里。同时,还与当地农商银行合作,给每户提供数十万元的装修贷款。另外,针对已交房但装修还未完成的过渡期问题,当地*府给予每户搬迁户每月0元的租房补助。罗屿搬迁指挥部还设有遗留问题工作组,由一名副科级干部专门负责对接,通过前期搜集筛查,整理出个遗留问题,包括土地丈量、渔排登记等,充分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不留下任何后遗症。一件件群众所关心的实事得到解决,自然密切了干群关系,加深了*群之间的鱼水深情。
主管:北岸*工委宣传部
主办:北岸开发区报道组
投稿邮箱:ptmlb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