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投资思想内卷躺平与价值投资
TUhjnbcbe - 2021/7/23 16:37:00
北京治疗白癜风能根治 http://m.39.net/pf/a_4584308.html

最近“内卷”火了,人可以内卷,社会内卷,公司可以内卷,学校也可以内卷……

在大饼卷一切的时代,大家似乎只能躺平了。

那么内卷到底是个咋回事呢?毛菲特想跟大家念叨念叨我所理解的内卷,及其包含的经济学意义。

内卷通常伴随的是社会经济发展放缓,资源在市场配置过程中效率降低,获得一单位产出所需要消耗的代价越来越大。一个内卷的社会,会陷入愈来愈严重的内部竞争,对于每个人的感受就是消耗多,获得少,每个人都很疲惫,但是个人财富增长缓慢甚至停滞。

“老鼠天堂”实验

内卷并不是人类所特有的,动物界也存在内卷。年,一个叫约翰·卡尔宏(JohnB.Calhoun)的美国人,他基于对人口密度将会如何影响人类行为的思考,花了几年的时间进行了一项超级独特和超级黑暗的实验…实验的目的就是想研究:如果地球的人口密度达到极限,人类社会将会怎样?

图1:约翰·卡尔宏(JohnB.Calhoun)

实验简单说就是建立一个“老鼠天堂”。卡尔宏把一个实验室改造成一个适合老鼠生活的空间,这里有充足的水和食物。8只(4雌4雄)老鼠被放入了这个能容纳只老鼠的空间里。这些老鼠衣食无忧,没有天敌,没有自然灾害,而对老鼠的唯一限制,就是它们不能脱离这个空间。

图2:“老鼠天堂”示意图

起初,这些老鼠生活的很幸福,资源充裕,住着宽敞的大“house”,有人提供着吃吃喝喝,简直幸福的冒泡,于是老鼠们彼此之间相亲相爱,并且迅速繁殖。老鼠们的繁殖速度极快,每55天它们就会翻一倍!到了第天时,老鼠们的数量达到了只!达到了最高峰!!

但天之后,事情开始有点变化。先是老鼠增长显著下降,变成每天增加一倍。当老鼠越来越多,群体行为开始变得混乱不堪:

公鼠不再执行传宗接代的任务,而是开始抢夺地盘互相厮杀,战败的公鼠就会失去社会地位,最终只能选择逃避社交;

一旦公鼠不能保护家庭,母鼠就要挺身而出参与暴力捍卫权益,以致于母亲无法倾心照顾孩子,甚至将未断奶的小鼠驱逐出门;

而小鼠呢,先是被父亲抛弃,然后被母亲抛弃,最后因为没有爸爸妈妈教育,它们根本不知道怎么做一只正常的老鼠,最终被社会抛弃。

但上一代的攻击、回避等坏行为,则被传递了下去……

到了天的时候,它们的社会体系完全崩坏,行为彻底沦丧:

幼鼠死亡率高达96%,同类相吃,妈妈吃小孩,公鼠和公鼠互相交配;

选择逃避社会的老鼠成了“宅男”,等大家睡觉后才出来活动吃东西,它们不参与任何活动,包括求偶交配;

而新一代的老鼠,由于没有交配、养育或社会角色的概念,他们将所有的时间用来进食、睡觉和梳理毛发,被称为“美丽的人”;

等到最后一只幼崽诞下后,母鼠们便完全停止了生育,老鼠数量下降至灭绝。

这个实验叫做“老鼠乌托邦”。约翰·卡尔宏将这种社会崩溃称为“第二次死亡”。

人类社会的表现特征

老鼠在这个试验中表现出来的行为,是不是已经和我们嘴里的“内卷型社会”有点像了?

但还有一个决定性的差异,就是人类社会是会生产的,但老鼠不会,所以老鼠们只是在一个总量有限的资源下生存。理论上,只要人类不停生产,那么内卷就不会发生,但是人的生产也不是没有边界的。

图3: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

这里需要从经济学意义上进一步探讨人类生产的边界在哪里。经济学中有一个词叫“马尔萨斯陷阱”,以英国*治经济学家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年-年)命名。

马尔萨斯陷阱描述了人类历史上总是从“混乱到兴盛,再到混乱”这一死循环。马尔萨斯说“战争、饥荒和瘟疫都是促使人口下降到与生存资料生产水平相适应的道路,人口数量要在某种方式和程度上与农业发展成比例。”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简单的说,人口少的时候,土地资源较为丰富,每增加一个人投入劳动,所能产出的粮食很多。随着人口增加,生产力提升,人类社会进入繁荣期,繁荣又进一步刺激了人口的增加。

但是随着人口的增加,人口越来越多,但是土地的产出却不能永远增长。一直到人口数量多到超过土地生产所能承受的极限,资源开始显得匮乏,社会进入动荡期,表现为“战争、瘟疫、饥荒等”。战乱和饥荒让人口大幅度下降,资源再度显得充裕,人类社会就会重新进行一次循环。

当然如果从理论经济学角度去分析,涉及到最基础的生产函数,在技术水平固定的情况下,一个社会的产出水平取决于劳动力和生产资料这两种要素的投入。起初每增加一单位的劳动力(人口),产出的东西会很多。但是慢慢的,每增加的一单位劳动力,所带来的产出越来越小,成本却越来越大。这就是经济学里常说的边际效用。

图4:“人口陷阱”理论示意图

欧洲的历史我不大熟悉,不过如果回想一下中国古代王朝更迭,的确是这么回事。王朝更迭总是伴随着乱世,战乱、瘟疫或者饥荒造成人口大量减少,新王朝会重新分配土地,休养生息鼓励农耕,之后就会进入一个王朝的鼎盛期。等到了王朝的末期,战乱、饥荒、瘟疫再次频繁出现,农民起义频发,王朝灭亡,进入下一个循环。无论是汉末的赤眉起义,唐末的*巢起义,还是明末的李自成起义,都是典型的“马尔萨斯陷阱”的表现。

那么当代人类社会是否会陷入“马尔萨斯陷阱”呢?答案是会,但是改变了形式,人口已经不再是生产力的决定变量。马尔萨斯所生活的年代,世界文明都处于农业社会时期。无论是中国还是欧洲,在工业革命之前的上千年里,生产力没有获得实质性的提升。比如唐朝的农民用牛耕地,到了明朝,农民一样用牛耕地。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决定生产的主要因素就是土地和劳动力。土地是一个有限的资源,那么劳动力的波动就构成了影响人类社会的主要因素。

工业革命改变了生产力的水平,技术的创新让生产力水平极大提升,人们不再依赖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原先用牛耕地,一个人一天能耕地十亩。现在用拖拉机,一个人一天就能耕地一百亩。那么我们就不需要那么多人即可产生比原来更多的产品。多出来的劳动力可以进入工厂从事更加高效的生产。因此人类社会也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传统意义上的“马尔萨斯陷阱”。取而代之的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循环和大国之间为争夺市场和资源爆发的世界大战。

图5: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循环

回到我们今天的话题“内卷”上来。当一个国家生产力发展达到一个瓶颈的时候,依然会出现生产停滞的状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内卷化社会。说白了就是社会所能提供的资源,逐步不能充裕的供给社会中每一个个体了。因此社会中的个体开始陷入存量资源的内部竞争当中,于是内卷就发生了。内部竞争的失败者会绝望的选择躺平,社会行为则表现为阶级固化、低效率竞争、低欲望和极简生活方式流行、低生育率、对工作流程化简为繁的过度精细化等等。比如日本经济停滞的二十年里,曾经的“昭和男儿”就被“平成废宅”所取代。而被很多日吹挂在嘴边的“工匠精神”,大部分情况实际上是一种内卷化的表现。

要打破内卷型社会,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科技创新”!科技创新能够几何级的扩大生产效率,快速增加社会产出。人类社会每一轮科技创新,就会带动强大的生产力进步,也会带动新的消费需求。例如互联网的发明,带动的不仅仅是几家网络公司的发展,而是全球庞大的软件、硬件产业链,甚至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又创造出了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的需求。

了解这些和我们做价值投资又有什么关系呢?其实很简单,我们价值投资要

1
查看完整版本: 投资思想内卷躺平与价值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