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营收增长7倍
利润增长12倍
市值增长6倍
投资者回报仅仅6倍
数据总结
营收增长7倍
利润增长12倍
市值增长6倍
投资者回报6倍。
我们经常听说这个牛股,那个牛股,其实就好像小马过河一样,我们需要亲自去尝试,才知道河水的深浅,如果你不亲自计算一下,你不会知道,看起来火红的上涨趋势,其实也仅仅只有6倍回报,不是什么天文数字。你起码开始有敬畏之心了,对收益率这三个字有了敬畏,想一下那些动辄希望1年几倍,3年就成功,5年就暴富的念头,是不是太幼稚了?一个最优秀的几百人的团队,也仅仅实现了10年6倍的财富增长!你如何凭借一个人,在一个屋子里,点一点手机或者电脑,就幻想着1年几倍的回报率呢?敬畏之心!共勉!
净利率提升了一倍
不要以为股息很高
简单的两个数字就够了
ROE数据来评估价值水平
闭卷考试寻找价值低估线
24%的ROE;按照6个点价值1倍PB计算;可以支撑4倍的PB水平;那么我们大概可以有个底气就是:4倍PB就值得出手闭眼买入了。
35%的巅峰数据,最大可以支撑6倍的PB溢价水平,所以,结论就是4-6倍就是他的价值区域。
要是有低于4倍的,就是送礼机会。
高于6倍以上,不值得买入,耐心等待低估。
考试题目发下来开始考试
总结给你的价值信号
-年;3年时间横盘在3倍PB;这是送礼的第一次时机。
年小熊市,精准到达4倍PB,这是第二个买入时机。
-股灾,6倍PB,不算低估,也不是高估,你可以观望。
年 ,4倍;
年小熊市,4倍;
年肺炎,4倍;
接下来我们看看K线里这些信号的所处位置。
五次信号所属的位置
PB还能给出什么信号
这个图就可以推算出股价跌幅
25%的平均ROE,可以支撑他4倍估值见底,35%的最高ROE,可以支撑他6倍估值不算泡沫,即使市场预期他成长迅速,给出高溢价,那么也不应该超过8倍以上,否则就变成大泡沫了。
10年估值走势里,我们发现在年底,股价竟然被炒作到了10.58倍的PB水平,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出两个结论:他支撑不住这个溢价水平,至少要回归到6倍以内才算是合理的。
而除了这一次以外,再也没有高估的时候了,所以,这个股票只会发生一次大跌,就是这次高溢价之后的价值回归造成的大跌,而且跌幅在50%以上。原因就是:本身估值要从11向6回归,但是后来ROE也下滑了,所以,就导致了一个小型双杀,最终从10.58跌到了4倍水平,进行了彻底的高估到低估的过程。
为啥年是历史溢价最高?
是不是又明白了什么?股价根本不会反映未来
资金也根本预测不到未来
投资者也真的只能做到尊重现在。
为何唯独年的股价被炒作到最高的溢价水平,就是因为年的ROE是史上最高的,如果市场真的聪明到可以预测未来的话,就会知道他这个35%是无法维持的,就不会把价格推升到11倍的高估值。千万不要相信那些拿着万字长文鼓吹未来的人,其实他们自己都不信那一套未来的预测,只是为了迎合你喜欢预测的心态罢了,嘴上说着预测未来,实际上,做起投资决策,都是看后视镜在做的。市场凭借年的财务靓丽数据在年把股价推到一个高位,也第一次发生了泡沫行为。造成了股价历史上唯一一次大跌。
打开试卷看看你做对了没有?换个角度再看看利润数据年估值最低只有15倍看起来在上涨其实估值在跌高估50倍之后低估15倍动态PE估值变化图千万不要担心市场没有机会了
20倍,就是一个低估的标准;在老板电器上面,发生过6次小于等于20倍估值的时机,最终都是以上涨结束,分别发生在-年,8年时间6次低估,平均每1.5年一次低估买入的时机。
15倍,就是一个送礼的标准;在老板电器上面,发生过2次,分别是年和年,6年时间里2次,平均3年一次。
总结下来就是:每1.5年的时间里,你会遇到一次股价低估的机会;每3年时间里,你会遇到一次股价绝对低估的机会。所以,千万不要急乎乎的担心市场没有机会,不给你机会,你更需要担心的是,机会来临的时候你是否识别并且坚决抓住!
最好的机会是公司本身的发展公司的发展是最好的低估机会!
假如市场不把股价从30倍估值跌到15倍估值,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让他从高估变成低估,甚至变成捡钱的绝对低估?
那就是公司的发展;比如在年,你发现公司市值70亿上市了,你觉得估值好贵啊?1.3亿利润,70亿市值,50倍估值,完全不值得买入啊?但是你想啊:如果未来公司的利润翻倍,变成2.6亿,那么70亿的市值就变成了26倍的估值,已经算合理估值了;如果未来公司利润继续翻倍,变成7亿的利润呢?70亿市值就变成了10倍估值,简直就是送钱了,所以,最好的低估机会其实是公司在不断的成长和发展,这样你一开始买入的市值,在当时看来是高估,在未来几年之后就变成了绝对低估。
打住!不对劲!我如何知道公司未来会不会发展?你不要忽悠我!
守住自己的能力圈能力圈最重要的是哪个字?
不是能力;而是“圈”;能力圈这三个字最重要的是圈;有人说:我啥都会,啥都会背后就是啥都不会,因为你没有圈,只有能力,你必须得有个圈,把你的能力给框起来,这个就能形成竞争力了。放在老板电器上面,如果你有看穿公司未来发展的能力,你在年就能看到未来公司的利润可以上涨10倍,好!这是你的能力,你就专注于你的能力圈,70亿市值买入持有10年,一直等到你这个能力变成现实,然后赚取属于你的收益,你大概至今依然持有,然后你赚到了6倍回报。如果你说你压根没有看穿公司和产业链的能力,也不具备高明的商业洞察力,仅仅只是懂得大傻瓜的一些数据,那么好!你就耐心等待属于你的傻瓜机会,等到公司利润和市值呈现绝对低估的时刻,进行买入投资,然后持有到绝对高估的时刻,那么这样的做法可以让你在年用40亿市值买入这家企业,然后持有到年-亿的绝对高估时刻,你大概可以收获的是10倍左右的回报。你会发现,傻瓜的回报在有时候是超越商业洞察力的。
最怕的一点是什么?你的能力明明是商业洞察力,结果你非要去研究大傻瓜那套东西;而你的能力只有大傻瓜的水平,却非要去研究产业链和商业,那就完蛋了!你没有守住你的能力圈,结果,你就被妖怪抓走了!
结果很可能就是:前者70亿买入,一看跌到40亿,估值咔咔咔在下滑,你理解不了,放弃了,止损卖出!问题是:你当初的洞察力都是自己骗自己的么?说好的公司成长呢?你没有诚实的对待自己。
后者40亿买入,一看涨到了80亿,哇塞!翻倍了!抓紧止盈卖出。问题你说好的高估卖出呢?80亿就高估了?PB溢价到10倍了?估值到50倍了?你不是号称大傻瓜么?
我们都需要给自己画一个圈,不管你守住的是什么能力,这个根本不重要,你要认识到,你守住的不是你的能力,而是你的圈!再来一遍:你守住的不是你的能力,而是你的圈!
风险提示:本研报仅用于行业交流,严禁用作交易建议与商业用途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所有解释权归公司所有!
哈利兄弟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