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指震荡收出孕育线
在k线的形态上,
昨天收出了一个低位的孕育线,
而且还是缩量的。
在下跌趋势中我们就希望缩量,
说明抛盘的筹码开始减少,
只要它缩量就是好事。
如果缩量缩到下跌以来最大量的一半,
那就比较合格了,
现在这个量还远远不够,
只到了它的1/3,
继续缩量才能把浮筹清理干净。
有投资价值的股票分析(二)
东方财富
行业:券商目前市盈率:73.88倍
大家知道,东方财富是我们一直强调的好赛道好公司,年1月12号东财大涨15.6%,是整条街上最靓的仔,而对于东财的选择,我们也是自上而下的思维。首先在房住不炒的大背景下,居民资产入市是一个宏大的趋势,利好券商;在此基础上,我们再用行业的视角来看,东财是一家互联网券商,拥有大量的C端资源,获客成本低,互联网券商VS传统券商,就是直播带货VS实体店一样去比喻,根本就不在一个维度。
这几年股民向头部券商集中,而东财通过互联网渠道,成为增长最迅猛的券商,东财近几年以及接下来几年业绩都将维持高速增长。
此外,东财手握公募牌照、保险代销、基金销售牌照,俨然已经成为了一家互联网理财平台。而通过对标法,美国市场有嘉信理财、香港市场有富途牛牛,都是互联网券商。
基于这些认知,我就敢判定,东财必定是最有潜力券商,是站在居民资产入市这个大风暴最中央的标的,没有之一。经过时间验证,东财表现超越任何一家券商。
站在居民资产入市风暴中央的是东方财富,很多人总是拿同花顺来说事,这里我最后一次跟大家解释一下:
同花顺是科技公司,主要是卖软件,老板理工男,对金融不感兴趣,专注搞人工智能。
东财则是一家金融公司,通过互联网+金融业务,已经成为了互联网理财平台。
当然同花顺卖软件,东财收佣金、卖基金,二者都会因为股市好而生意好。
过去大盘成交量增速的1.15倍是同花顺的业绩增速,大盘成交量的增速的1.5倍是东财的增速。假如大盘年成交量同比上涨30%,同花顺业绩增长50%,东财增长90%。
还是那句话,东财和同花顺都很好,我认为两家公司必定都会新高,同花顺是A股难能可贵的好公司,只是公司要发展的人工智能业务暂时看不到大的收益;东财则顺应趋势,至少在3年内发展速度会比同花顺更好。
保利地产万科A
行业:地产目前市盈率:10.50倍
我知道一提到地产,大家都一脸黑线,甚至嘴角不自觉的往下撇。
但我要告诉你保利地产年化20%以上你信不?
给大家看个图:
图中我画了三个箭头,从左到右依次是14年,15年和18年。
如果你14年买入保利地产只是单纯的红利再投资,6年翻了5倍多,如果你15年买入保利,5年翻了3倍。
如果你18年买入保利,到现在两年多一点的时间翻了一倍。
ok,18年你说没有参考意义,那咱们19年买行不行?19年初到现在也是涨了50%~60%,年化依然是20%+
在过去3年,5年,8年的任何一个时间段里,你买入保利地产都基本没有亏钱过,如果你把k线图的轴再往长拉更是如此。
你们管这叫垃圾股?
所以,很多人说地产垃圾,地产垃圾,冒昧的问一句,过去5年,3年,2年您跑赢保利地产了吗?
投资是一个长线的活动,很多时候短期越看越难受,但当你把时间拉长,你就会发现,别有一番滋味。
当然,这里我外加一句,对于一些传统行业的投资,我们必须聚焦龙头,聚焦龙头根本没话说,未来绝对是龙头受益的战场。
如果从估值角度来说,地产行业可能是最后一个相对低点的洼地,当然对于地产的投资,我还是建议大家放低预期,如果你一上来就要多多的倍,我劝您还是别买,买了也找罪受。
像保利地产这种,绝对是大资金投资者的压石仓,资金越大的人越承担不起风险,每年15%~20%的收益,5%的股息,美滋滋。你像很多大几千万的人,他要一点防御的仓位不配,那才叫虎呢。
除非这个人在股市里的钱占它总资产很小的一部分,不然资金越大的人越注重稳健。
所以什么公司该不该买,大家真得辩证来看,你就几千块几万块和几百几千万的人选择是不一样的。
格力电器
行业:家用电器目前市盈率:21.38倍
我先说明一点,格力和美的,我更看好美的,这点在年初的时候就和大家说过。
但如果站在我们对价值股的定义的角度来说,格力也能勉强入围。
首先第一个理由,高股息。
格力电器每年的分红率都在40%左右或以上。
第二个理由,估值中枢稳定。
过去10年来,格力电器不论天寒地冻,发生任何事件,牛市熊市,它常年均下来的估值波动范围都在±5pe波动
什么意思?
格力高估和低估的估值也就差个5pe。
我们可以看看很多成长,有的成长股,高估(80%分位点)和低估(20%分位点)至少能差十几二十几,甚至三十几的pe。
这种公司,只要不是发生太致命的事,顶多就是不涨,但肯定不会跌的稀里哗啦。
像什么产品单一,太依赖线下渠道,未来不确定性等一些负面评价,3年前也有,5年前也有,甚至在格力20,30元的时候市场也是有这样的看法。
我想给大家看一张图。
蓝线是美的股价的走势,白线是格力的股价走势。
和大家老实说,美的和格力谁好谁坏,吵了好几年了也没有定论,股价也爱恨情仇。
美的和格力这么多年过去了,谁好谁坏吵的不可开交。从股价大家也能看出来,几乎走势一致,而且不相上下。
唯一的分界线就是年7,8月份。
大家还记得吗,格力因为太依赖线下渠道,疫情大家都不出门,所以导致业绩没上来,而美的,因为一直线上做的比格力强,受疫情影响虽然业绩也不是很好,但比格力强。
从半年报公布出来的那一天起,两家公司的股价瞬间拉开了差距。
也由此开始,格力的缺点和美的的优点被过渡放大,其实我们现在能想到的格力的缺点都是好几年前的冷饭,这么多年过去了今年的言论第一次美的占了上风,大家别看现在唱多美的的多,这里面很大一部分人,都是墙头草,揪着股价然后定结论
搁在疫情前,这两拨势力炒的那是不可开交,谁也不服谁。
说到这里,关于格力大家想三个问题:
1,如果他俩之前的走势一样,那么未来会不会回归?
2,今年格力业绩下滑主要是因为太依赖线下渠道从而导致疫情期间没有把业绩放出来,那么疫情过后格力的业绩会不会恢复?
3,格力说到底依然是空调老大,这个地位不是一天两条形成的,十几年前家电行业厮杀的时候,最后在空调这个行当里也只有格力跑成了龙头,那么这样的公司会不会就此倒下?
当然,我今天把格力放在这儿,并不是给大家推荐这家公司,我只是想通过格力的例子来告诉大家投资中最重要的一件事,那就是独立思考。
用短期股价涨跌去判断好坏这样是不行的。
现在市场上,大部分人都是根据股价来断结论,说来说去还是几年前的观点,我是看好美的,但我绝对不会贬低格力。
像格力这种,因为疫情原因,业绩大幅下滑,从而被动推高了pe,这时候我们肯定用pe来估值没有任何意义。
不过,我们可以参考现在的股价对于疫情前的估值作为参考。
如果我们以20年之前的业绩作为估值锚,那么格力电器现在的股价在pe-band的第二跟轨道,处于合理偏上估值。
同时还可以参考pb和股息率
当前格力的pb估值处于合理。
也就是说不贵也不是很便宜。
股息率3.62%,高于历史平均值。
总的来说,60元的格力并不便宜,处于合理估值。如果以现在的业绩来算,那么50元左右可能对于格力可能是一个相对安全的位置。
顺便说一下,高瓴资本的格力电器的成本价应该在46元左右。
保守的朋友,可以加入股票池作右侧交易,比如等明年一二季度,格力电器业绩有明显回暖的时候,再考虑上车。
海螺水泥
行业:水泥目前市盈率:9.21倍
海螺水泥这次是自15年牛市之后的第二次大幅度的回调。
有人说,诶呀,好难受,好难受,买海螺亏钱了,我觉得难受的朋友根本不配拥有这家公司。
16年开始到现在,海螺的股价前复权都翻了5倍了欸,19年之后海螺股价涨了一倍,基本可以说股价没停过。
涨这么多,停一停怎么了?难道不是好事?凭啥你一买就让你立马赚钱?日落西山你不陪,东山再起你又是谁?
如果从股价来看,现在难受的朋友,十有八九都是今年后半段入场的,从高点回撤不到20%,这么一点波动就受不了,很明显这家公司不是你的菜。
你要真有那个本事,你肯定是在16,17,18,19年就入场了,你说我说的对不对。
如果我们回顾估值的话,其实每次当海螺的pb-band估值达到上面第二根线的时候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回调。
因此,海螺最近的调整我倒是认为情理之中。
另外,海螺这个公司,目前因为上游的煤炭价格暴涨,下游基建增速放缓,使得它的股价承压。
但大家要知道一点的是,这些都是短期影响,煤炭毕竟是个周期股,它有价格高位的时候,就有价格低位的时候。而下游的需求端,我个人感觉呢,问题不是很大。
但另一方面呢,从需求端来看,国家今年至年将推进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大概合约1.29万亿元“大项目”,主要包括防洪减灾、水资源优化配置、灌溉节水和供水、水生态保护修复、智慧水利等五大类。
所以,如果我们从需求的角度来看,至少海螺2年内的需求是有“需求底”来保证的。
而且海螺是我认为最不像周期股的周期股,它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身独特的资源以及T型战略使得它去周期化做的很好,这也是这几年被称为“泥茅”的主要原因。
估值的话,A股不敢说特别便宜,但肯定是不贵的,pe的估值处于合理偏下,接近20%分位点,而pb的估值处于合理位置,港股就更别说了。
目前股息率也算可观,A股3.9%的股息率;H股4.62%的股息率。
所以,这个公司也是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