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4月11日国际帕金森病日来临之际,年4月9日,医院将通过线上讲座的方式举办“帕金森病日公益直播活动”,以方便广大帕金森病患者。
直播时间
直播内容?现场抽取幸运观众,五名免费赠送两次冲击波治疗,五名免费赠送两次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五名赠送深度体检八折优惠。
?常见帕金森病药物的使用指导
?帕金森病治疗新技术
?帕金森病家庭康复指导
帕金森病治疗新技术—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帕金森病是一种中老年期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主要有二大类症状:运动症状与非运动症状。震颤、强直、动作迟缓与平衡障碍是主要运动症状。抑郁、睡眠障碍、便秘、疼痛、精神异常等为非运动症状。目前帕金森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康复治疗以及有创的脑深部电刺激(DBS)。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是一种无创伤性神经调控新技术,近年来应用于帕金森病治疗,有独特的治疗优势。
一、rTMS改善帕金森病运动功能
rTMS治疗后帕金森病患者运动迟缓症状明显改善,肢体灵活性与协调性明显提高。患者行走时步幅步距改善,步行速度明显加快。
“冻结”步态是帕金森病中晚期患者非常棘手的问题,rTMS治疗可以使部分“冻结”步态患者得到改善。rTMS对帕金森病患者强直与震颤症状均有效果,但对强直的效果似乎更好于震颤。异动症是长期使用左旋多巴及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的并发症,rTMS治疗可以减少异动症的程度与发作频率。
二、rTMS对帕金森非运动症状有良好治疗效果
非运动症状在部分帕金森病患者非常麻烦,rTMS治疗可以减少非运动症状药物的使用。rTMS治疗对帕金森病患者抑郁与焦虑症状、睡眠障碍、感觉异常、疼痛、认知功能障碍等非运动症状的改善有比较明显的效果。对于帕金森病患者膀胱逼尿肌亢奋的尿频症状改善明显。
rTMS对于直立性低血压、流涎、嗜睡等非运动症状无明显疗效。
三、rTMS治疗帕金森病的安全性
rTMS对大部分帕金森病患者而言十分安全,个别患者会出现短暂的头部或颈部疼痛,休息后疼痛均可消失。安装有心脏起搏器及DBS的患者rTMS是禁忌,不得使用。
四、rTMS治疗帕金森病的疗程问题
一般每次rTMS治疗时间为10-20分钟,根据患者存在的症状刺激不同脑部靶区,如果需要刺激二个或二个以上区域,中间可以适当间隙休息片刻。每天治疗一次,10-14天为一疗程。患者停止治疗后已经获得的功能改善大部分可以持续较长时间。间隔3个月至半年可以重复治疗。
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帕金森病运动与非运动症状是一种具有独特优势的非药物新技术。可以改善帕金森病诸多临床症状,延缓疾病进展。该技术由于安全无创伤,随着临床应用的经验不断积累,将成为帕金森治疗领域的重要手段之一。
帕金森病治疗新技术—体外冲击波治疗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是利用中-低能量冲击波的生物学效应来治疗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引起的疼痛。
适应症:
·帕金森病的肌肉僵直
·肩痛:肩周炎、肩关节周围肌腱钙化、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肩袖肌腱病变;
·网球肘;
·膝关节疼痛: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足部疼痛:足底筋膜炎、跟腱炎;
·颞下颌关节紊乱;
·各种软组织、肌腱、肌肉慢性疼痛。
体外冲击波疗法具有安全性好、治疗后起效快、对肌骨疼痛适应症广的特点,是疼痛康复应用广泛的物理治疗方法
帕金森氏病依据临床分级进行药物与康复治疗新理念帕金森氏病是一种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缓慢发展的手脚僵硬、动作缓慢与肢体抖动。发展至中-晚期时出现起步困难、易跌倒、丧失平衡能力。近年来随着对疾病发生机理的深入研究促使帕金森氏病的药物治疗与康复训练都有新的理念。
应用帕金森氏病分级标准指导治疗与康复
国际通用的帕金森氏病分级标准(Hoehn-Yahr分级)可以对临床用药治疗及康复训练起到指导作用。
1级
症状仅影响一侧肢体,不影响日常生活。采用神经保护药物治疗,各种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有助于改善症状。不提倡户外自行车,可使用固定式健身车。
2级
症状波及双侧肢体,日常生活活动轻微受损,但不影响平衡功能。药物治疗选择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如泰舒达、森福罗、罗匹尼罗,抗帕金森氏病药物初始使用要采取“滴定”用量的原则,就是从小剂量逐渐递增,在较明显改善症状后固定使用,不追求大剂量使症状完全消失;在此时期可以应用小剂量的多巴制剂如美多巴;神经保护药物如司来吉兰、神经节苷脂、神经细胞营养药物等。康复训练主动+被动训练、应对肌肉僵直的放松训练、气息调整训练、各种拉伸运动、肌肉电刺激、体外反搏治疗。日常每天坚持有氧训练。作业治疗如手功能训练要尽快开始,可以改善精细动作功能的衰退。自血三氧回输治疗是近年来应用于帕金森氏病的新技术,具有抗氧化自由基作用,临床观察帕金森病症状获得明显改善
3级
肢体运动明显减缓、行走步幅小、搓步、站立及行走平衡受损,易在转弯时跌倒。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下降。药物治疗可选用中等剂量美多巴、森福罗、泰舒达等;如果患者夜间出现翻身困难、活动受限,可以在睡前加用息宁。神经保护药物要加大用量,缩短使用间歇。康复训练要加强平衡功能训练、耐力与力量训练、降低肌肉僵直程度的放松训练、冲击波治疗帕金森病患者局部肌肉僵直、痉挛及肌肉疼痛,地面划横线行走训练,音乐节律性行走改善步态。近年来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作为新型神经调控技术应用于帕金森病治疗取得较好疗效,我们使用经验表明可以迅速改善症状,尤其是起步困难、搓步等症状,国外文献报道可以延缓帕金森氏病的进展。
4级
症状更加严重,在扶持保护下在室内短距离行走,身体僵硬加重,出现直立性头晕、跌倒。往往有失眠、便秘、抑郁、精神异常等中晚期非运动性症状。神经保护药物继续使用。治疗帕金森药物引起的副作用下出现精神异常、异动症、直立性低血压等,一旦出现给予相应治疗与康复处理。康复训练、物理治疗、康复护理的作用有时比药物使用更加重要。若有吞咽困难、流涎等要进行口腔内吞咽训练、咽喉肌群电刺激。
5级
完全不能运动、卧位、轮椅状态。这个阶段维持基本药物使用,康复护理上升至重要的位置。
一般来说Hoehn-Yahr分级在1-2级属于帕金森氏病的早期,3-5级属于中-晚期。
帕金森氏病治疗与康复的主要原则一是在早期注重神经保护治疗及有氧运动,最大可能延缓疾病的进展;二是在疾病的中期选用适当的药物,不要使用大剂量多巴制剂,避免过早出现运动并发症,多巴制剂与受体激动剂联合使用具有治疗优势。各种康复措施、有氧运动要坚持,rTMS、三氧治疗等新技术值得应用,这些非药物治疗的作用下,症状改善、延缓作用值得推荐;三是中—晚期患者在使用药物及神经保护剂的同时,康复措施更加重要,要积极介入。早期帕金森氏病人以家庭训练、有氧运动为主,中-晚期患者要定期进行机构专业化康复训练,对于晚期丧失运动功能者家庭康复护理尤为重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