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内热针联合关节松动术方案在改善肩周炎患者
TUhjnbcbe - 2021/5/14 17:43:00
◆第二代多功能内热式针灸治疗仪火热招商(点击链接查看内容)◆医用臭氧治疗仪介绍(点击链接查看内容)内热针联合关节松动术方案在改善肩周炎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能力的作用分析龚辉欧阳丽萍(广东医院,广东惠州,)目的:探讨内热针联合关节松动术方案在改善肩周炎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能力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0例肩周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研究组(40例,内热针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与对照组(40例,关节松动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疼痛情况、症状改善及生活能力等。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畏寒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关节活动度(ROM)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iesofDailyLiving,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热针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效果效果确切,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有助于肩关节功能的恢复及生活能力的提高。内热针;关节松动术;肩周炎;临床症状;生活能力背景介绍

肩周炎为存在于肩关节囊、周围韧带、肌腱及滑膜囊的一种特异性炎症,肩部出现进行性加重疼痛感、活动受限等,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电脑、长期写字等人群增多,肩周炎发生率逐年升高,已经引起临床重视。关节松动术、关节周围软组织牵张为常用治疗方法,然而效果并不理想,近年来随着祖国医学在骨科的推广使用,针刺这一传统治疗的效果逐渐显现,我院近年来在部分肩周炎患者的治疗中采用内热针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取得显著效果,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年2月-年2月收治的80例肩周炎患者,符合以下纳入标准:(1)经CT、MRI等影像学检查,符合年全国第2届肩周炎学术研讨会肩周炎的诊断标准;(2)病程≥8周;(3)肩关节原发性疼痛、活动受限;(4)知晓本次研究且自愿参与。排除标准:(1)病程<8周;(2)肩关节外伤、骨折、急性炎症、肿瘤患者;(3)肩关节内置金属物者;(4)凝血功能障碍以及长期服用抗凝药物者;(5)神经系统疾病;(6)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

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后开展。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将8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研究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39~76岁,平均(60.33±2.58)岁;病程3个月~12年,平均(3.20±0.71)年。对照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40~76岁,平均(60.27±2.61)岁;病程3个月~12年,平均(3.33±0.75)年。两组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

1.2方法

两组均接受关节松动术治疗,具体如下:患者取仰卧体位,依据Matland手法分级,其中病情较轻者采用Ⅰ-Ⅱ级手法治疗,活动明显受限的严重患者采用Ⅲ-Ⅳ级手法治疗。包括滚动、摆动、旋转、滑动、分离及牵拉等。Ⅰ级:在关节活动起始端节律性、小范围的来回松动;Ⅱ级:在关节活动允许范围内节律性、大范围的来回松动,不触及关节始末端;Ⅲ级:在Ⅱ级手法的基础上,每次活动时接触到关节始末端,且可感受到关节周围软组织紧张;Ⅳ级:在关节末端节律性、小范围来回松动,且可明显感受到关节周围软组织紧张。松动术20~30min/次,1次/d,连续治疗20d为一个疗程。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内热针治疗:取病变粘连疼痛部位的肌肉附着点、阿是穴进针,并以定位笔进行定位。患者取侧卧位或俯卧位,以酒精棉球对操作区域皮肤常规消*,0.5%利多卡因注射麻醉,采用内热式针灸治疗仪,使用长度10cm、14cm,直径0.5mm的内热针,于标记点进针,针柄连接加热端,恒温加热,20min/次,温度一般为42℃,以患者耐受为宜。内热针治疗结束后,将加热端移除,以无菌棉球按压针眼。术后10d复查,残留疼痛部位再次治疗。10d治疗1次,连续治疗2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进行效果观察。

1.3观察指标

(1)以VAS评分评价患者疼痛情况,0~10分代表无痛~剧烈疼痛,0~3分:可忍受;4~6分:疼痛对睡眠造成影响,尚可影响;7~10分:疼痛剧烈难忍,食欲、睡眠及正常生活均受到影响。(2)参考《类风湿关节炎病证结合诊疗指南》对畏寒程度进行评分,0~3分,代表无、轻度、中度及重度四个等级;(3)以ROM评分评价肩关节活动情况,包括前屈、外展、外旋及肌力四个方面,满分0~40分,分数越高则表明肩功能越好。(4)ALD评分:参考范振华研究中提出的ADL评价方法,包含剪指甲、梳头、进食、洗脸、刷牙、穿鞋独立完成程度、穿衣7个方面,每项0~4分,代表“无法完成”“在帮助下可完成”及“独立完成”,满分0~28分,分数越高则活动能力越高。

1.4疗效判定

显效:肩关节区域疼痛完全消失,肩关节功能基本或完全恢复;有效:肩部疼痛有所缓解,肩关节活动得到一定程度改善;无效:治疗后疼痛、临床症状未改善。

1.5统计学方法

用SPSS20.0软件分析数据,VAS评分、畏寒程度评分、ROM评分及ADL评分使用(`X±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以t检验分析对比;治疗有效率以χ2检验分析对比。P<0.05为差异显著。

结果2.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8/4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50%(31/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VAS评分、畏寒评分比较

研究组VAS评分、畏寒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ROM评分及ADL评分比较

研究组ROM评分及ADL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讨论

肩周炎多发于50岁左右人群,而流行病学统计数据显示本病呈现出年轻化趋势。肩周炎的发病原因与长期过度体力劳动、劳动时肩部负荷、肩部受伤后处置不当等有直接关系,患者可出现肩周剧烈疼痛、肩关节活动受限等,长时间得不到治疗可出现肌肉萎缩、痉挛等,因此积极的康复治疗尤为重要。关节松动术为骨科治疗肩周炎的常用方式,通过摆动、滑动、滚动、旋转、牵拉及分离肩关节等操作,促进关节液流动,增加肩关节营养,预防关节退化,进而改善肩关节活动。然而在临床实践中人们发现,单纯松动术治疗起效较慢,患者需多次接受治疗,因此依从性较差,效果并不理想。

中医学将肩周炎归属于“漏风肩”“冻结肩”及“痹证”等范畴,认为本病发生由外伤劳损、气血不足、筋失所养、肝肾精亏及复感风寒导致,气血瘀滞、筋脉拘挛不通,不通则痛,因此在治疗时主张行气活血、改善经气、温经通络、祛湿驱寒。在关节松动术的同时配合内热针治疗,取疼痛点、阿是穴,辨证取穴。肩关节病变涉及关节囊、周围软组织等,且患者合并慢性炎症病变、关节粘连等,而通过内热针的热传导性能治疗,能够将热量传输至肩关节软组织深部,从而促进微循环的改善,加快组织修复能力,达到理想的镇痛效果。现代经络理论证实,以内热针治疗,热量渗透体内,可对肩周穴位产生刺激,通达腧穴,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证明松动关节术联合内热针治疗能够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研究组VAS评分、畏寒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析认为内热针可行气止痛、驱散寒湿,改善病变区域的气血瘀滞状态,祛湿驱寒、消肿散结。ROM评分从前屈、外展、外旋及肌力等方面对肩关节进行评价,配合ADL评分评价肩部对生活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研究组ROM及ADL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证实通过关节松动书配合内热针治疗肩周炎可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

总之,内热针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可促进肩关节功能的改善,减少疼痛、畏寒等症状,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本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术交流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医用臭氧治疗仪、内热式针灸治疗仪、臭氧油

专业生产制造商

招商-

网址:

1
查看完整版本: 内热针联合关节松动术方案在改善肩周炎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