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中国的养老问题日益凸显。数据显示,截至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约有2.54亿。预计“十四五”期间,中国的老年人口将超过3亿,中国会从轻度老龄化进入到中度老龄化阶段。
在养老方面,中国有大动作。关于“十四五”期间的主要目标任务,今年*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完善人口服务体系,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胡祖才8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规划纲要草案回应社会关切,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
在规划纲要草案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有了“路线图”——大力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推进公共设施适老化改造,多措并举扩大养老机构床位供给,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护理型床位占比提高到55%。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代表委员们支招“老有所养”
——给老年人留一扇人工服务窗
老年人无法像年轻人一样畅享数字生活,“数据鸿沟”问题凸显。全国人大代表、联想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杨元庆认为,医院、车站、社区等公共服务部门不要“一刀切”地关闭人工窗口,而要保留实体咨询、现场指引、人工服务等项目,为老年人提供方便。——推动“适老化改造”
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建议,应该推动各级公共数字平台和服务体系完成“适老化改造”,优先解决老人网上预约、交通出行、智能扫码等高频服务事项。——建立老年科,不用楼上楼下跑
全国*协委员、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改荣建议,应该尽快建立老年科,给可能患有多种慢性疾病的老年人提供就诊“绿色通道”,使其在一个科室就能得到诊疗,不用楼上楼下跑很多地方。——建议强制缴纳长期护理保险
长期护理保险被称为社保“第六险”。国家医保局数据显示,全国已有49个城市试点长期护理保险,报销水平总体为70%左右。全国*协委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副院长孙洁建议,进一步促进长期护理保险发展,通过法律法规等形式强制法定参保人及其单位缴纳长期保险费,满足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照护费用支出。
“幼有所育”国家出招
——努力解决“入园难”“入园贵”
教育部3月1日公布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主要结果,年中国内地共有幼儿园29.17万所,在园幼儿.26万人,学前教育毛入学率85.2%。
官方指出,“十四五”时期,要加快补齐学前教育短板,新建改扩建2万所幼儿园,增加普惠性幼儿园学位万个以上,努力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学前教育毛入园率提高到90%以上。吴婷婷 摄——探索实施父母育儿假
当夫妻二人都要上班,孩子怎么带、谁来带就成了难题。对此,规划纲要草案明确提出,探索实施父母育儿假。
多位代表、委员也提出类似建议。看来,育儿假期供给的增加,非常重要。——鼓励有条件的用人单位提供婴幼儿照护服务
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将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由目前的1.8个提高到4.5个。
同时,鼓励有条件的用人单位提供婴幼儿照护服务,支持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提供普惠托育服务,鼓励幼儿园发展托幼一体化服务,提高保育保教质量和水平。
针对“幼有所育”,一些代表、委员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建议将幼儿园纳入义务教育
全国*协委员、北京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副主任金李表示,目前,中国幼儿园缺口较大,普惠性资源稀缺,民办幼儿园收费居高不下,“入园难”“入园贵”影响着中国人口数量的发展,建议将幼儿园教育加入义务教育体系,有助于减轻群众负担,提高生育积极性。——建议完善男性陪产假制度
金李建议,完善男性陪产假,将陪产假制度纳入国家立法文件,一方面减轻女性生育负担和就业歧视,另一方面保障家庭场景下父亲的权利。
全国人大代表庹庆明建议,男性配偶陪护假不得低于20天,把男性配偶陪护假写进劳动法。
对于解决“一老一小”问题你有什么期待?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社
本期编辑:罗进
海城团市委宣传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