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某君向我推荐了一款软件微课传奇App,推荐的理由是这里面老师讲课的内容非常好,是关于亲子教育的。好吧,那我姑且听听。大约听了5分钟,听到老师引用的观点大约这么几点:
1、你要跟你的孩子说你爸爸的力气是全村最大的,你的小孩以后也会朝着全村力气最大的方向发展。
2、一个男人平时到处玩耍,爱喝酒,爱玩,当他有一天结婚成家了。生了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叫他爸爸的时候。他一改往日的行事作风,好好工作,为家庭付出,是什么原因呢?是他对这个家庭的责任感。
3、我周围很多身家上亿的朋友,他们大多是90后。
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我听了5分钟都是这类的话。实在是听不下去了。讲课的人是出生于年的,他们称之为杨红岩老师。
我为什么听了5分钟就听不下去呢?原因有二、其一是我首先不认可里面说的观点和论据(内容不认可)。其二是主题是亲子教育,但是老师却是一个年出生的还没有当爸爸的小年轻,今年才27岁。这个逻辑我觉得太可笑了。我直接否定了这个软件。不想接受这个“垃圾信息”。
为了避免我个人太过自信太武断了。次日,我上网搜索了这个讲课的老师。但是搜索不到他的履历。只看到某媒体报道他曾经这么解释他作为亲子教育导师:是的,我还没有成家,还没有结婚生孩子,但我们都曾经是从孩子过来的,我们都当过学生。这么牵强的解释。如果这么说法都能成立了。国家还需要成立什么师范学校?直接让高三的学生去教小学和初中不就可以了吗?亲子教育,需要学习很多其他的学科,比如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等。再者无论你的理论水平达到什么学历(现在至少硕士学位、大多数都要到博士以上)也还要有一定的实践教育经验。结合教学才能说在这一方面能有一定的体验。才能有资格开讲座授课。不是仅仅你当过学生就能在这方面指引别人人生的道路。而且从他讲座的内容来看,营销的痕迹大于内容。我上网又搜寻了该软件的一些详细情况,搜到如下内容:
现在的营销已经被玩坏了,大多都是发展为拉下线的传销。从搜索的内容来看,还有我不知道的一些关于这个客户端的营销模式。我如果继续迎合某君(推荐者),他一定会接着跟我介绍一些推荐有奖的事(我猜测)。现在这个社会,说一些90后搞互联网的有个千万的身家,我也不说什么。但是说他身边有很多上亿身家的朋友,我觉得这牛皮吹大了。典型的心理营销暗示:我们都是很有钱的人,所以我说的上课内容都是很正确的,所以你们听我们的讲座没错。
偏偏碰上我这样心理本能抗拒者,5分钟就把他KO了。某君很生气的原因是:我说这个讲座的人说的不好,他质疑我的是你连讲座听都没有听完就说这个东西不好,就否定他。我想说的是,有些东西真的不需要完全听完就下大致的判断了。
现在在线付费教育已蔚然成风,我也是接纳的,并且为之付费。那么如何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我的观点是先从知名品牌上选取,比如得到App、喜马拉雅、知识星球等等。
对于亲子教育,介绍我有付费的得到App上两位老师的课程,供参考(诸君可以自行查询他们的履历)
如果觉得这两位老师师出名门,我再推荐一个草根一点的老师。
喜马拉雅上的杨帅老师(免费课程)
另外我想说的是,听在线课程是一种学习的方式。但是还有一个方式是经久不衰的,那就是阅读。自己选择一些好的书籍,自己看,书籍优势方面是它的系统性。
保持阅读、保持终身学习的习惯、同时也要有质疑精神。不断反思才能有深刻的理解。有些骗局其实并不需要多么高深的理论就能识破,只需要一点点逻辑思维而已。
至于微课传奇App能否赚钱,不是我考虑的问题,作为投资者,我不会选择这样的项目投资。作为消费者,我不会选择这样平台学习。
它能否发展的好?什么都可能发生,因为国民素质整体上还是比较低下。跟风行情总是有的。但是衡量一个产品的好坏,我们心里要知道以什么标准去衡量,要有自己独立的判断能力。不是他究竟赚不赚钱、赚多少钱。
他讲课的内容到底有没有用?这是一个仁者见仁的问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