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全知道
1、什么是中证?
中证是A股核心中盘指数的代表,其筛选标准是:扣除沪深及最近一年总市值排名前名,并剔除成交额排名后20%选出总市值最高的前只股票。沪深覆盖了A股市值在前60%的股票,而中证则覆盖了60%-75%之间的市值,也就是我们通常认为的“中盘股”。
数据来源:wind,截至年3月12日
2、中证行业分布分散
相比沪深近30%权重都在金融,中证的行业分布较为分散,第一大权重行业是医药生物,其次是电子、化工和计算机,大多为新经济行业,行业分布齐全,每个行业都有覆盖。
中证指数也集聚了各行业的优质民企。家成分股,有家都是民营企业。去年以来,国家出台多项*策大力支持民企发展,包括减税降费、优化融资环境等,受益于*策支持,民营企业的经营质量和经营条件将显著改善,成为中国新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
数据来源:wind,截至年3月12日
3、中证成分股盈利稳健
中证指数在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在年后维持了高速增长,从万得的盈利预测来看,18年和19年受整体经济下滑影响盈利增速有所回落,年后逐渐企稳。
数据来源:wind,截至年3月12日
中证作为中盘代表虽然分红金额和比率不如沪深、上证等大盘指数,但超八成公司维持了分红,且保持在1%左右的股息率,分红公司数量分红率也逐年增加。
数据来源:wind,截至年3月12日
4、中证估值处于历史底部
中证2015年以来估值不断下调,当前市盈率24.19倍,处于历史8.7%的分位,位于历史底部区域,投资性价比凸显。
数据来源:wind,截至年3月12日
投资中证的方式
从上文的分析,我们知道了中证的投资价值,那么有哪些方式可以投资中证呢?
1、跟踪中证的指数基金
目前市场上跟踪中证的指数基金有很多,包括中证ETF、ETF联接、普通场外指数基金等。这类产品完全复制指数,可以承接的资金容量大。筛选的标准一是看跟踪误差,二是看场内的流动性。中证的指数代码是.SH,大家可以观察相应ETF和指数的跟踪紧密度,再挑选规模大、流动性好的产品,但投资这类指数基金获取的就只能是指数本身beta的收益。
2、中证指数增强基金
指数增强基金的特点是不低于80%的资产投资于标的指数,剩余仓位可以做一些增强操作。目前市场上有十几只中证指数增强基金,大部分能够取得比中证指数高的收益,也就是alpha,当然也有部分基金跑不赢指数,业绩分化较大,需要考察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
这类产品的优点在于可以获得比中证更高的超额收益,缺陷在于基金的资金容量有限,规模过大对于业绩会有影响,投资者挑选基金的难度也较大。另一点就是指数增强基金的管理费较高,一般在1%左右,也有申购与赎回费,相比可以在场内交易的ETF投资效率也偏低。
3、中证策略指数
那么,作为想投资中证的基民,有没有既能获得超越指数的alpha收益,又成本低廉的投资方式呢?答案是有的,这就是中证的策略指数ETF,比如低波ETF。
中证低波动ETF
低波ETF是在中证中选择波动率较低的只股票,并且保持和中证的行业权重一致,获取“低波动带来的高收益”,具体的原理可以参见我们之前的文章低波动——A股市场长期有效的因子策略。
无图无真相。以下是中证和低波指数(SNLV)的走势对比,从年初至今,低波的累计收益有.84%,而中证指数累计收益为.03%,低波的超额收益高达.81%。低波的年化收益也高达21.99%,高出中证指数8.08%。(数据来源:wind,-01-04至-03-12)
数据来源:wind,-01-04至-03-12
数据来源:wind,-01-04至-03-12
低波策略虽然直观上抗风险能力稍强,在熊市中能取得较好的超额收益,但在上涨行情中表现也不赖。今年以来各大指数表现都很亮眼,年初以来中证指数上涨了34%,低波上涨了34.31%,甚至略胜一筹。
数据来源:wind,-01-02至-03-12
低波品种在A股“熊市跌的少,牛市跟的上”,再加上A股牛短熊长的特点,使得低波长期收益风险比大大提升。今天市场略微调整,低波又跑赢中证了0.16%。
低波ETF其实就是类似中证增强型的ETF,目前市场上跟踪低波的ETF只有一只:华安中证行业中性低波动ETF(代码:,场内简称:低波)。ETF相比场外基金费率更低,管理费只有千五,还可以在场内进行交易,低波ETF目前日均成交近万元,可以满足各类资金的买卖需求。当然,如果你没有证券账户,也有低波的联接基金——华安中证低波动ETF联接A(.OF),和联接C(.OF),看好的投资者可以通过定投等方式参与。
风险提示: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本公司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基金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投资需谨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