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很多皇帝重视白银,就像同一时代欧洲国王迷恋*金一样。尤其万历皇帝,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典型的银两、元宝收藏家。据说他一生只出过一次紫禁城,其余时间除了玩美女就是玩银锭、玩元宝,在后宫埋了万两银子。边境四处战火,国库空虚,朝臣们苦苦相求,他竟不舍动用!
后世流传下来重达38公斤的万历年两镇库元宝,这么牛的国宝可惜却……
主讲时间:年12月16日20:00
主讲人:大丰钱币·王钊
主讲内容:我与银锭的初恋小事
主持人:辣辣
从前,长安城有一翩翩少年。天资聪颖,勤学好问,涉猎深广,邻里街坊均交口称赞,闺中女儿亦倾心爱慕。
一日,有人在街角嘤嘤哭泣,少年上前询问:亲!缘何哭泣?
对方答:辛苦搬了一年砖,包工头发了一个元宝,我去买东西,店家却说元宝为假,不将东西卖予我。我家中有婴儿嗷嗷待哺,有高堂需要敬奉,这可如何是好!言毕,嚎啕大哭。
少年听闻,心有不忍,却无计可施。
自此,为了世界和平、祖国昌盛、社会安泰、人民幸福,少年苦心钻研,立志消灭世间一切伪银锭!
多年后,少年三十而立,声名远扬,成为国内外知名的银锭专家、鉴定师。
他便是我们今日盛情邀请的主讲老师——王钊老师!
王钊老师,82年属狗,职业泉商,大丰堂主人,在银锭上掘得人生一大桶金。
经营收藏银锭已近十年!
为西安市钱币学会理事,陕西省青书协会员。
下面有请王钊老师隆重登场!
大丰钱币·王钊
只想安安静静地做一名段子手
大家好,今天我讲讲我的初恋。
1长安城天华物宝
美少年误识金银
年夏天,我第一次接触到银锭的实物。西安是十三朝古都,有着丰厚的历史积淀。我从年在以后周末就经常在各个古玩城出现,期间也见过各式各样的银锭,但是完全没有留心,只是在专心的玩古钱币,绝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了开元通宝版式的收集研究上面。
年的计划本来是要复习考研的,在翻看经管类书籍的时候无意中就着重看到了金银和外汇之类的内容,碰巧有一次在买古钱儿的时候无意中元买到了一个老银锭,“西安省永兴庆”。
买到的时候并没有太在意,回家以后称了一下重量,居然有克,和当时白银的价格差不多,我就觉得银锭也是货币范畴的,为什么这么便宜,既然这么便宜,于是陆陆续续买了一些大概十几个,例如“朝邑地丁”。
在这个过程中就出现了新的疑问和问题。首先是真假,其次是银锭的内涵。
在让懂行的朋友欣赏银锭的过程中就有各种的评论出现,有人说其中有不少假的,因为没有蜂窝,有的人说上面的文字不对,总之是各种各样的声音,在当时基本没有闲钱的情况下,这样的声音是非常让人绝望的。
银锭的蜂窝
同时,一些银锭的文字也难住了当时的我,没有详细的资料来找出对应的资料,求教于身边的前辈也无法获得足够的信息,于是银锭的收藏进入了瓶颈,中间又发生了几件稍微大一些的转折,这时我面对银锭收藏犹如一个人孤身处在一望无际的荒漠之中,没有方向,没有目标,为了探寻银锭真伪的真相,寻求银锭上面铭文的真实背景内含,我走上了十年银锭的漫长探索路程。
2三千余年上下古
历朝各式银锭奇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马克思
在中学*治课本里面的这句话深深的打动了我,因为我虽然背过了,但是完全不知道有什么用处,因为我又不想成为一个相声表演艺术家。
当时教科书可能想用这句话说明金银和货币的天然关系。马克思主要的生活经历都是在欧洲,欧洲历史上金银的重要性和中国有一定的不一样。现实中中国人使用白银作为货币是很久很久以后的事情了。因为白银的矿产经常有着别的金属伴生,而且冶炼技术比较困难,中国本身也不是富产白银的地方,所以白银在三代(夏、商、周)出现的频率并不高。
对于早期使用白银的记录很简单,概略的讲金分三品,赤、白、*。年河南省扶沟县古城村出土了18块银布币,其中空首布1块,平首布17块。这是目前所能见到最早的货币形式的白银。
年河南省扶沟县古城村出土银空手布,长10.5厘米,宽6厘米,重.1克
《汉书·食货志》载:“秦兼天下,币为二等:*金以镒名,为上币;铜钱质如周钱,文曰‘半两’,重如其文。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这段文字记载了秦代白银是不行使货币职能的。
西汉武帝时期出现了白金三品,用银锡来做白金三品,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中央*府铸行的白银货币。汉武帝铸造白金三品的想法应该是和张骞通西域有一定关系的。
白金三品
王莽时期推行了五物六名二十八品,其中有银货两品,朱提银重八两为一流,直一千五百八十,它银一流直千,是为银货二品。目前还没有见到过王莽时期的银锭,所以只能留下这段文字供后人去研究了。
东汉以后白银的使用逐渐世俗化,但是唐以前的银锭目前还是没有见到过。
唐代银锭目前所见有三种:
1、笏板形,就是长方形的银板子。
唐代银锭中笏板形的大多是地方给皇帝进贡的贡品。基本都有比较详细的铭文錾刻在上面,级别比较高。
2、船形,翻过来倒放类似一个小板凳。
第二种船形的应该是民间贸易银,时期可能稍微晚一些,很多两边的翅膀都被敲平了,还有的刻有宋代的铭文。
3、圆形,和小烧饼一样。
圆形银饼有一些十两的,有的錾刻有文字,有的上面写有墨书,说明用途和时间。
北宋时期的银锭目前很少见到,可能和后来金兵入侵有关,存留下来的凤毛麟角。
南宋银锭近些年发现不少,南京曾经出过一大批上千枚,应该是南宋的国库。南宋银锭很像清代的砝码,就是现代的舒肤佳肥皂的形状。
我爱洗澡皮肤好好,哦哦哦~揉揉搓搓好多泡泡
元代五十两元宝
有五十两,二十五两,十二两半,十两等等,锭面上面打有戳记或者錾刻有用途。
金代银锭绝大部分是五十两。《金史食货志》中记载:“旧例银每铤五十两,其值百贯,民间或有截凿之者。”金代银锭主要有重量,行人,称子等,金章宗承安二年推行币制改革,推行承安宝货一两至十两,目前所见只有一两和一两半两种实物。
制造年代:金规格:长4.8厘米,厚0.55厘米,重58.5克收藏地:黑龙江文物考古所藏
《金源遗珍——金上京历史博物馆馆藏精品展》黑龙江省博物馆
元代铸造了背面两个大字“元宝”的银锭,意思是“大元之宝”。后来沿用下来成为银锭的通称。
元代“扬州元宝”五十两银锭
元宝是元代至元十三年丞相伯颜收集和宋朝打仗回来的士兵身上劫掠的白银铸造的,重五十两,至元十四年重49两,十五年的重48两。还有平阳,太原大字的,存世都很少见。
明代前期为了推行宝钞,禁止民间用银,正统年间下令南方一些地方征税用白银,称为“金花银”。形制和宋代基本一样。明代出现了马蹄形银锭,已经和清代的五十两元宝基本一样了。
马蹄银锭
明代时万历年还曾铸过两的镇库元宝。
明朝的很多皇帝重视白银,就像同一时代欧洲国王迷恋*金一样。尤其万历皇帝,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典型的银两、元宝收藏家。据说他一生只出过一次紫禁城,其余时间除了玩美女就是疯狂敛财、私存银两,在后宫埋了万两银子。边境四处战火,国库空虚,朝臣们苦苦相求,他竟不舍动用!
万历皇帝戎装像
后世流传下来重达38公斤的万历年两镇库银。
万历年的镇库银,重两(约38斤)。原存大清户部银库,八国联*进京后,被日本人掠去,后被日本造币局收藏。满满的家仇国恨!
清代的税收一直是需要征收白银的,而且规定征收银锭,银锭上面注明上缴的机构,时间,工匠名等信息。清代银锭使用范围很广泛,所以也有着很丰富的造型。我们所熟悉的有山西五十两元宝,上海五十两元宝,湖南五十两龟宝,江西五十两方宝,云南牌坊锭,两广砝码锭,四川圆碗锭,陕西元槽锭,等等。
民国时期主要使用银元,西北西南不发达的地方还沿用了清代的形制,一直到年废两改元,中国银锭的历史基本终结。
3汗牛充栋踪难觅
铢两银货值千金
银锭的研究需要从文献和实物两方面入手。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文字和实物往往不能完全对应上,所以在历史上稀有罕见的银锭价格异常惊人。
银锭因为本身价值高昂,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早期人们很少注意到其文物价值,即使发现有古代窖藏也仅仅是记录上面的文字,实物任由民间改铸成为新银锭流通。银锭的收藏基本是从清末开始的,目前所见到比较成熟的图录就是方药雨的《古金银谱》,这部书没有刊行,非常可惜。
方药雨的《古金银谱》,孤本
最早凸显银锭文物价值的事件比较牛逼,是三国时期的吴国,《三国志·吴书三》:“天册元年,吴郡言掘地得银,长一尺,广三分,刻上有年月字,于是大赦,改年。”
历代关于掘得古代藏银的事情记载很多,都是作为本身材质价值来认知的,没有体现文物价值。清末随着乾嘉学派的兴起,古代金银也进入了金石学家的视野。国内的端方、方药雨、罗振玉、陈仁涛等大藏家、日本的加藤繁、东亚钱志作者奥平昌洪,在华美籍收藏家耿爱德都对银锭非常重视。
日本皇室博物馆藏有一种古银,现在看来是好事者伪造的,同类的东西当时被端方得到,民国十五年罗振玉记录说方药雨以两千两白银买到,八年后让给了陈仁涛。
方药雨以两千两白银买到的银锭之拓片
罗振玉曾经得到过一枚元代太原路银铤,他在自己的笔记里面记录到:“平生囊中无余蓄,乃有此银及三代以来古货币,谁能谓我贫者?”我曾经过手罗振玉部分藏泉,其中仅三孔布就有两枚,他在笔记中将钱币列于银锭之后,可见宝贵之极。
陈仁涛是钱币大家,家中本就极富收藏,于书画碑拓皆长,曾经藏有国宝金匮直万,经周总理亲自批示回购大陆。年初,在好友张絅伯的介绍下,陈仁涛斥资十五万元从头寸周转不灵的方若手中购得方氏旧雨楼藏泉。
据吴湖帆日记所载,当时的明清古画价格仅仅百余元一幅而已。不过在他遇到一枚兴国路五十两银锭时候,是这样记录的:“此银乃沪上友人之物,余尝再三求让不获。”古代银锭的珍贵难求,可见一斑。
在此附上一枚图片,是钱币收藏大家罗伯昭先生,北方南张巴蜀罗。图片中大家可以看到,罗先生手持古泉,颇显得意,身前罗列三代鼎彝,其中有一枚江西五十两方宝,和一枚五十两马蹄形元宝,由此可见罗先生对银锭的重视程度。
今天的讲述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耐心聆听,还请大家多多指正。
辣辣
有才却不炫耀,年少却不轻狂。
洒脱而内敛,博学而娇羞。
王钊老师和图片中的银锭一样,真真儿是极品!
下面是提问时间啦!
问题一:小船锭底足是否有光足的,即没有蜂窝的?如果有,老师有图吗?
银锭因为白银的特性大多会有蜂窝。不过由铸造工艺的差异和银锭模范的材质不同,也形成没有蜂窝的银锭。陕西银锭常见没有蜂窝的。小船锭也有没有明显蜂窝的。暂时没有图片。
王钊辣辣
问题二:请老师讲讲多年来捡的最大的漏。
王钊(请自行脑补背景音乐:难忘今宵)
难忘今宵,让我们记住这个增长银锭知识的美妙之夜!
难忘今宵,让我们记住这个分享初恋故事的八卦之夜!
难忘今宵,让我们相约下周四的讲座——宋捷老师的汉花四季!
下期预告主讲时间:年12月24日20:00
主讲人:宋捷
主讲内容:汉花四季——夏
主持人:辣辣
对百家讲坛感兴趣的朋友,请与辣辣联系!
“天眷堂”群将于每周四20:00-21:00邀请资深钱币玩家开展专题讲座,解答历代古钱疑问。安排如下:
栏目名称:天眷堂播出时间:每周四20:00-21:00
第一期:古钱鉴定、投资与收藏——收藏为什么那么难?怎么才能变身圣斗士、成为好藏家?
炎夏中的清凉——“天眷堂古泉百家讲坛”第一讲
主讲人:艾亮(点击蓝色文字可查阅)
第二期:清钱——清代母钱怎么区分?清代各个时期的母钱发现情况如何?
闲聊清代母钱——“天眷堂古泉百家讲坛”第二讲
主讲人:任一民(点击蓝色文字可查阅)
第三期:顺治——普通顺治钱里为何会发现众多珍品?顺治里有母钱么?
捡漏预言大师来啦!“天眷堂古泉百家讲坛”第三讲
主讲人:佟煜(点击蓝色文字可查阅)
第四期:苏钱与苏花——苏钱为何那么喜人?苏花为啥那么醉人!
“苏乡萌帝”解密苏炉花钱
主讲人:汪洋(点击蓝色文字可查阅)
第五期:先秦货币——战国方足布发现有多少种?三阳方足布里有珍品么?
没有情人的情人节,他捡了5万元大漏!
主讲人:唐晋源(TJY)
(点击蓝色文字可查阅)
第六期:秦汉——战国、秦、汉代半两如何区分?为何会有20克半两?战国半两的奇品介绍!
有这本秘笈,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分不清先秦半两、秦半两、汉半两了!
主讲人:张宏(笑泉)(点击蓝色文字可查阅)
第七期:唐、五代——开元通宝稀少品种介绍
开元钱里的奇珍异宝,个个值大钱!
主讲人:汪卓(乾宝堂)(点击蓝色文字可查阅)
第八期:两宋——宋钱里为何发现那么多母钱?如何辨别?
一个神秘小盒内,暗藏价值百万的古宋钱
主讲人:周鲲(DeeP)(点击蓝色文字可查阅)
第九期:金马甲上市投资指导
闲钱掘金,控制风险,一万变百万!
主讲人:刘建平老师(点击蓝色文字可查阅)
第十期:钱币与古玩陈列
60分钟让你拥有自己的博物馆!
主讲人:杨凯
(点击蓝色文字可查阅)
第十一期:历代古钱
价值百万的一枚神秘康熙雕母
主讲人:少泉
(点击蓝色文字可查阅)
第十二期:太平天国
半个古钱都值几百万!快来看神秘的天国钱币!
主讲人:赵后振
(点击蓝色文字可查阅)
第十三期:汉代花钱、历代古钱书籍
秦皇汉武花开时——颠倒众生的才子讲述“长相勿忘“花钱的凄美
主讲人:宋捷
(点击蓝色文字可查阅)
第十四期:古代花钱
一枚花钱价格缘何高达万?!
主讲人:陆昕
(点击蓝色文字可查阅)
第十五期:捡漏、吃药故事荟萃
一两万竟能捡到百万大漏!
主讲人:艾亮
(点击蓝色文字可查阅)
第十六期:苏钱与苏花
价值连城的祺祥宝苏钱,一枚在上博,另一枚在哪儿?
主讲人:汪洋
(点击蓝色文字可查阅)
第十七期:顺治
满族后裔“顺治钱捡漏预言大师”再次驾到!
主讲人:佟煜
第十八期:唐、五代
中国女皇登基纪念币,如今10万也买不到!
主讲人:汪卓(乾宝堂)
第十九期:银锭
主讲人:王钊
第二十期:汉代花钱、历代古钱书籍
主讲人:宋捷
第二十一期:历代古钱
主讲人:少泉
第二十二期:古代花钱
主讲人:陆昕
……
(诚邀泉届精英加入主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