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远离运动损伤,享受健身乐趣
TUhjnbcbe - 2025/2/24 17:16:00

本文转自:常州日报

□本报通讯员武医宣

当下,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自身的健康管理,除了定期体检,不少人也养成了运动锻炼的习惯。撸铁、瑜伽或是通过各种运动APP、健身博主直播指导训练,看似计划周密、专业度“拉满”,但实际上,运动后的损伤往往相伴而行。针对各位健身爱好者最为关心的问题,医院骨科主任厉晓龙和大家聊一聊运动损伤那些事。

运动损伤不自知容易伤上加伤

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本身是一种强身健体的良好方式,但由于一些错误的动作和不当的发力位置,许多人得到的效果反而是浑身上下酸痛不已,误认为这是自己运动“到位”了的表现,殊不知这是自己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常见的运动损伤大致集中在肩部、腰部、膝关节及踝关节,多表现为扭挫伤、撕裂伤、撞击伤等。当进行超过自身关节承受能力的大重量、大负荷锻炼,同时缺乏相应的防护(如健身时大重量卧推等)时,损伤发生的几率将大大上升。

厉主任表示,骨科经常遇到一些小痛不医、进而发展到要动手术的患者。比如有患者运动后感觉肩部疼痛,本以为是肩周炎复发,想着通过运动能缓解,没想到运动后疼痛反而更严重,到医院检查被诊断为肩袖撕裂。肩袖撕裂和普通肩周炎的症状十分相似,其典型症状都表现为肩关节疼痛及肩部活动受限,很容易误导大家把肩袖撕裂当成肩周炎去治疗,结果是越动越伤。还有部分老年患者发现肩部疼痛后,只采取单纯热敷的方式治疗,不仅疼痛得不到缓解,还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如何才能避免运动损伤

第一,面对运动过程中存在的诸多误区和导致的伤痛,厉晓龙建议大家首先要对自身的身体状况有一个基础的评判,有前置性疾病的人群,比如骨关节受过伤,就不适合大幅度剧烈运动了。

其次是现在很多运动的场地多是水泥地,质地较硬,更容易对膝关节和踝关节造成损伤,如果条件允许,最好在塑胶或者质地相对较软的地方进行,穿一双鞋底回弹力较好的鞋子,辅助起到缓冲的功效。

最后,运动前的热身也非常重要,特别对于一些更受年轻人群青睐的对抗性运动而言,一次充分的热身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激活身体的各个肌群,增加韧带的柔韧性及关节的灵活性,减少运动时受伤的可能。此外,热身还可以进一步提升大家的运动表现,在赛场上获得更好的成绩。

出现运动损伤后该怎么办

但若运动后发现某个或某些部位持续疼痛,应重点考虑是否为急性运动损伤。如果出现骨折,往往会表现为无法活动、剧烈疼痛,皮肤表面迅速出现淤血瘀斑并肿胀起来,轻轻一碰会有骨擦感(骨头受伤形成骨头与骨头摩擦的声音)。在尽快就医治疗前,可以采取临床上的“RICE法则”来进行急救,避免伤情加重。

R:是立即停止当前运动,特别是扭伤部位的活动,可应用硬纸板或支具进行制动,避免活动加重损伤。

I:是冰敷,受伤24小时内可间断冰敷,一般冰敷30分钟左右需休息20-30分钟,然后可进行第2次冰敷,有利于促进扭伤部位血管收缩,减轻肿胀及疼痛。冰敷时需注意不可将冰块直接敷于患处,以免冻伤,可使用毛巾、棉布等将冰块包裹再进行外敷。

C:是加压治疗,通过加压绷带或是专用医用绷带在关节周围进行加压,减少关节内出血的发生。

E:是抬高患肢,受伤若发生于肢体部位,应将扭伤部位抬高,促进血液回流使肿胀尽快消除。如果伴有持续的严重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情况,医院就诊进行处理。

在运动损伤的康复即治疗阶段,一般会出现关节僵硬或关节活动度降低的情况。一方面,患者应当正视康复训练对于帮助恢复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在康复训练过程中,侧重点在增加关节活动度上,比如踝关节,在踝关节骨折术后,进行内固定后,可以进行踝关节屈伸活动,以此增加踝关节的活动度,减少对后期生活的影响。

厉晓龙提醒大家,如果运动后感到非常疲惫,第二天浑身酸痛,说明可能运动过度了,正确有效的运动应当给人带来一种放松与舒适感,因此要把握好“度”。

1
查看完整版本: 远离运动损伤,享受健身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