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老有所依,幼有所养。在这个故事里我只看到了我养你小的宠爱,却没看到你养我老的责任。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81岁的冯迪华和他的妻子张顺清结婚33年了。前不久,张顺清突然瘫痪了。冯迪华对他的四个孩子说:“我每个月给你们块钱的生活费,你们轮流照顾妈妈行吗?”四个孩子同意了。然而,不到一年,张顺清就被送了回来。
三年前,48岁的冯迪华离婚,没有孩子。45岁的张顺清丧偶,育有三女一子。两人在朋友的介绍下走在了一起。婚后两个人共同抚养这四个孩子,没有要两人自己的孩子。
冯迪华在一所中学食堂工作,收入不高,但对这四个孩子特别好,尤其是对小女儿格外的好。退休后,还让小女儿接手自己的班,在食堂里工作。
转眼间,四个孩子都结婚了。儿子结婚的时候,他甚至帮忙盖房子,出钱出力。大女儿的孩子也送给了老两口。
本来是一个幸福的大家庭,儿女绕膝,孙子孙女也都大了。这对老夫妇辛苦了一辈子,该享受一下了。
可惜天不遂人愿。前不久,78岁的张顺清突然瘫痪,卧床不能自理。这让冯迪华很着急。谁来照顾他的妻子?
冯迪华也已经81岁了,也有心脏病,所以每天都要吃很多药。体力跟不上。
这一天,他把四个孩子叫到家里,说:“我身体也不好。我现在连你妈都抱不起来了。你们可以轮流照顾她。”
四个孩子都很不高兴,谁也没说什么。
冯迪华一看,说:“我每月元的退休工资给你们,你们轮流经管。”
这时,四个孩子同意了。
张顺清的二女儿最近,只有米远,她先抱起她妈妈接过去照顾。
半年后,张顺清被大女儿接走。
然而,被接走后不到一周,大女婿又把老人送了回来。
那天很冷,只有零下7度。冯迪华有事要做。到了院子门口,看见张顺清躺在竹床上。盖着一床被子,冷得在床上发抖。他跌跌撞撞地跑向妻子身边。还没等他开口,他就哭了,她老婆也哭了。
冯迪华问:“谁送你回来的?”
张顺清道:“大女婿。”
冯迪华看到大门也被撞开了。他想快点把妻子带回家,可是怎么努力也抱不起妻子的身体,
冯迪华一边擦眼泪,一边找人帮他把妻子接回家。
冯迪华想亲自照顾张顺清,但身体条件不允许。他只能找个调解员帮忙说服孩子们,然后照顾张顺清。
冯迪华先来到二女儿家,远远地看见二女儿抱着孙子在路边。
二女儿说:“我管了半年,现在该我姐管了。”
听到这里,旁边的邻居也过来了。有人说二女儿不太关心老人。她只是想要她继父的钱。二女儿直接带着孩子走了。
冯迪华来到小女儿家,小女儿对他很热情,小女儿却无能为力。
原来她的小女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现在也是靠药物维持健康。小女儿经常生病,发病时不能走路,不能说话。即使在正常情况下,头部也会不受控制地抖动。
小女儿说:“我身体不好,我一个月给块钱。”就当尽我的孝心。
最后,他们又去大女儿家。
大女儿家的门是锁着的,不过大女儿家的条件要好一些。两层建筑,院子里有一辆车。邻居来告诉大家:“她不在家,她去城里看孙子了,已经好几天了没回来了,她似乎大家早就忘记了瘫痪的母亲。
小女婿说:“我可以把她们姐妹连起来。要不我们一起商量一下怎么办?”
冯迪华只能点点头。
第二天,大家都来了。
张顺庆清的儿子儿媳先表态,儿子说:“我愿意管,但继父必须跟过去,不然我不收。”儿媳妇哭着说:“我老母亲也在我家,我要照顾我的孙子和两头大猪。如今还要照顾我母亲,继父,你不跟过来,我一个人怎么忙得过来?”
冯迪华摆摆手,“我自己身体不行了,所以才不能照顾你妈妈。我会跟着你,但还是管不了。”
大女婿说:“我老婆也有肩周炎。”
总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就是没人关心老人。
调解员再怎么劝说,也没人管。
最后,张顺庆清儿子表示愿意带走老母亲。但有一个条件:冯迪华需要支付4万元丧葬费。并和张顺清去领离婚证。
邻居都说,儿子太过分了,老人不舍得往一个菜里放油,能省一毛钱就省一毛钱。
冯迪华含着泪,拿着毛巾走到张顺庆的床边,为老人擦手擦脸。然后他抱住妻子说:“这是我最后一次吻你,你再也见不到我了。”
这是我最后一次吻你张顺清道:“只要不给你添麻烦,我什么都愿意。”
事实上,冯迪华一共存了8万元。以前她女儿轮流来照顾的时候,我已经给了4万了,现在儿子要4万。
两天后,儿子反悔了,又要了10个月的生活费。总数一共4.9万元。冯迪华很生气,但也没办法,只能借够了钱,等着儿子来接老婆。
一个星期过去了,儿媳妇又变心了。
儿子表明自己走法律程序,说:“我妈结婚了。已经是嫁出去人了,不应该我管
,我不在乎她。
这是《寻情记》里的真实故事,当时笔者看完这个故事简直想要破口大骂,很是气愤,世上怎么会有这样的儿子和子女,也不怕遭天谴。
三个女儿和一个儿子,没有一个愿意照顾他们的老母亲,都在互相推诿踢球。
但是这个故事也是感人肺腑,让我明白人世间还是有真爱存在的。冯迪华愿意为了自己的妻子把自己所有积蓄拿出来,甚至不惜去借钱也要让妻子的子女照顾她过余生,有人愿意去护理妻子。让我看到了他对妻子深沉的爱。
但是子女的做法也刷新了我的三观。“你养我幼,我养你老”,照顾父母是每个子女的责任和义务。怎么还在互相推脱找借口甚至为了钱,去欺骗老人的棺材本呢。
要知道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自己的孩子。当你老了,如果孩子不养你呢,你又当如何?
希望每个人都能明白,人不可能一直不老去,所以做人请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