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辞职了,
放弃了国企的稳定工作。
回首过去,一直在奔跑,
却从没有停下来认真思考自己
到底想要什么?
快即是慢,慢即是快,
接下来,我如何选择?
图片来自网络年我考入中南财经*法大学,同时学习法学、会计两个专业,曾一度全周无休。
都说互联网行业流行“”,而我早在十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功夫也不负有心人,最终获得双学士学位。
毕业后按照既定的轨迹从事财务工作,曾经就职于央企、市属国企和知名上市房产公司。
上一家公司是国企,在我的亲戚朋友眼里那就是“别人家的公司”,然而,我却辞职了。
国企这么稳定福利又好
为什么我还是辞职了?
年,因为新冠疫情、产假、以及产后请假,整个一年里,我只上了不到三个月的班。
再回到公司时,不仅保留了工作岗位,还涨了工资,也受到领导同事的热切关怀。
闺蜜对此羡慕嫉妒恨,感叹说你们公司真好!
所以当我把辞职消息告诉她时,她非常震惊,这么好的公司我竟然就辞职了!
图片来自网络但她不知道的是,这家公司也非常忙,加班是常态。虽不是每天,忙时加班到10点11点也不在话下,而且忙的频率非常高。
其实,许多工作都是这样,看似光鲜亮丽,让人羡慕,实则有着不为人知的辛苦。
一直忙碌倒也充实,只到经历过新冠疫情、以及看到体检报告上一整页的身体毛病,我内心里才想:
我喜欢这种生活吗?
我努力向前奔跑的意义是什么?
我享受加班?
然后透支生命赚钱留给别人花?
图片来自网络不,我心底深处是个追求工作生活平衡的人:
工作8小时之外的时间,我不喜欢被占用。
我认为这应当是属于思考、学习、提升和享受生活的时间。
我希望身体健健康康。
工作十年,肩周炎、颈椎病、坐骨神经痛,以及体检报告上满页纸的毛病,让我心态淡然很多,健康第一。
我希望多陪伴宝宝,不留遗憾。
我给予宝贝的陪伴时间太少太少,一不留神她就长大了,我自以为上再多的培训班不如亲爸亲妈亲力亲为的教导。
我希望多照顾父母,他们需要时我即在。
父母年岁已高,经历过疫情,我一直想离父母更近一点,多照顾他们一点,他们有需要我随时能到。
于是,深思熟虑过后,年6月我辞职了。
工作机会那么多
为什么我选择做保险?
辞职后我并没有马上开始新的工作。
快即是慢,慢即是快,我想给自己一点时间,认真思考一下接下来该如何规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分析我的专业和工作经历,可以有很多选择,继续财务工作、或者转行律师、财务顾问等等。
但是,如何选择一个自己喜欢、擅长、能赚钱、又可以合理安排自己时间的工作呢?
其实一直以来我对保险就非常感兴趣。
我从年开始买保险,并对保险进行过研究,只不过以前从未想过我会离开稳定的国企。
而此次当我认真思考我的人生方向时,脑海里突然浮现出两个故事,让我想到我还可以做保险。
故事1
亲戚家,父母给宝宝买了重疾险,奶奶大呼被人骗了,后来宝宝不幸生了很严重的疾病,父母俩想辞职陪护及照顾宝宝,又担心经济问题,而这时保险公司赔付了一笔钱,恰好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然后周围的人,包括我的父母,在心疼孩子之余,都觉得,哇,原来保险真的能赔钱!
故事2
朋友说,她老公独自坐飞机出行时,她会为其购买足足的意外险,而当她带孩子们坐飞机时,则一分钱意外险都不买。
这两个故事让我想到:
保险能不能赔钱,不都是根据保险合同以及《保险法》的规定吗,我们大学课堂里都有讲到的,但是许多人并不知道。
坐飞机买不买航空意外险被区别对待的故事,其实也是抵御人身风险和规划家庭财务的问题。
这些不正好与我大学学的法学、会计学两个专业都相关吗?《合同法》《保险法》《婚姻法》、风险处理、财务规划...
如果有一个工作能充分应用自己所学的两个专业,那也不枉费我当年的“”!
图片来自网络这么一想,我又发现做保险的好处还有挺多:
销售工作更容易实现财务自由;
时间自由,能兼顾事业和生活;
能帮助有需要的人规划保险;
我自己也比较感兴趣;
我国保险深度不足,有很大发展空间。
这是一个我从未接触的行业
为什么我可以?
我对自己进行了SWOT分析
S-优势:学习能力强,努力上进,经常能站在别人角度考虑问题,善分析;
W-劣势:没有做过销售,不善交流,朋友比较少;
O-机会:引荐人是前阿里巴巴程序员,现保险经纪合伙人,优秀;
S-威胁:来自其他经纪人、代理人的竞争。
有老师指点,自己够努力,我觉得可行,那么就撸起袖子加油干吧!
对于未来,只希望初心不变,能够认真生活,快乐工作;
能够怀着助人的心态,采用商业的手法为更多家庭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