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开始上学后,家长每天都要负责接送。把孩子送到学校后,他们还要去上班或者做自己的工作。如果一个学生没有写完作业或在学校里捣乱,这个时候老师就会叫家长来到学校。
所以许多家长就会觉得,如果孩子的老师是自己家里人就好了,每天,老师去学校就可以带着学生一起。没有必要专人特意接送了。放学后还可以辅导作业。学生的成绩绝对是最好的。如果能够实现,家长会非常高兴,但学生可能就比较悲催了。
一、自己的嫂子是自己的班主任,小学生每天在家日常挨训
班主任是自己的嫂子是一种怎样的体验?这个小学生恐怕最有发言权了,这个小学生的班主任就正是他的亲嫂子,在他的日常生活中,天天都能看到自己的班主任,他每天和老师一起上学放学。不光每天在学校里能看到班主任,放学回到家里,也能看到自己的班主任,可以说是私人教师24小时服务也不为过了。
在家里,被嫂子用练习本教育的场景很常见。这个小学生也早已习惯了。在学生母亲发布的视频中,学生站在一旁。嫂子班主任刚刚检查了手中的练习册,感觉似乎有很多错误。
所以嫂子开始训斥小叔子,坐在一旁的小学生的爸爸也被“牵连”。原来,小学生和自己的爸爸一起玩手机,“快期末考试了,心里没点数吗?”这句话一出来,班主任的感觉马上就起来了。
二、如果班主任是自己家里人,家庭气氛会变得紧张吗?
看了这个视频后,许多人对这个小学生表示很同情。毕竟,班主任一直在身边随时可见,紧张情绪就会随之而来。玩得不好也吃得不好。
然而,在阅读了家长分享的其他日常生活后,我觉得这个老师很负责,他们家的气氛也很好。主要也是因为下面这几个原因。
首先,教师在家庭中的地位得到了家庭的认可。孩子们的父母尊重儿媳的教育。此时,如果家长犯错并被老师指出,他们会积极反思,不会打乱老师的教育节奏。
其次,老师非常重视用科学的方法帮助学生。他不仅认真,而且有说服力,树立了榜样。当孩子在作业中出错时,他会耐心地解释,偶尔的笑话也会使家庭气氛非常轻松,所以最好轻松地教育学生。
三、在家里有老师在各个方面帮助学生是件好事,但不要忽视这些问题
学生的学习习惯取决于老师的监督或学生的自身。在小学阶段,学生养成了自律的学习习惯。等着将来升学的时候就会轻松一些。学生到了初中应该做什么?小学教师有全方位的监督和帮助,而初中教师却没有这样做。如果没有这样的监管,会发生什么?因此,虽然家里有现成的教师,但我们必须注意教育方法。
在教育中,如何掌握教师的权威?教师既是家庭成员又是班主任。他们想展示班主任的权威,还要担心家里的其他人感到不舒服。然而,作为家庭成员,学生在学校可能不遵守规则,因此他们仍然需要努力掌握细节。
四、教师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
家里有个老师,在外人看来可能是一件幸福的事,但对老师自己来说还是很辛苦的。虽然这个女老师看起来很轻松的样子,但是天天和自己的学生生活在一起,就好像变成了一年全年无休每天都在工作的老师。
从图片来看这个女老师对学生和家长都很严格。其实如果所有老师都这么认真负责地对待学生,不怕家长干预,老师的工作就不会这么累,成绩可能会比现在好。
教师的工作远不像看起来那么容易。除了备课、讲课,他们还要完成很多事务性的工作。即使在学生放假期间,老师也要统计学生的外出情况和气温变化。光是填自己家学生的一项,家长就抱怨连连,老师要查看全班情况也要花更多时间。
总结:现在的教师行业是职业病比较集中的行业之一。很多老师比较年轻,就有咽炎、静脉曲张、肩周炎等职业病。希望老师在教学之外,能平衡好工作和生活的关系。不要把工作带入生活,也不要在双休后轻易帮亲戚朋友孩子补课,以免因小失大。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