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女性绝经越早,骨量流失越快这些生活中的坏 [复制链接]

1#
贵州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m.39.net/pf/a_4580343.html

生活中,有很多人经常感到莫名的腰酸背痛,关节吱吱作响……等等,这些现象可能意味着骨量正在大量流失。

尤其是女性,到了45岁之后(绝经期前后)总会感觉自己在变老,不仅仅是外表的变化,身体也容易感到疲惫、乏力甚至浑身酸痛,其实这些都是骨量流失的表现。那为什么绝经之后,骨量流失情况更加严重呢?

一、绝经女性,骨量会严重流失?

我们人体的骨量通常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不同年龄阶段的骨量有所不同。骨量充足,是维持身体正常生理功能的前提和基础。

人的骨骼生长、发育与体内性激素水平紧密相关,雄激素、雌激素等性激素可以促进骨组织的形成,使血液中的钙离子向骨骼中沉淀,进而保持骨骼健康。

女性绝经之后正常的卵巢功能会受到相应影响,进而干扰雌激素的分泌。如此一来,雌激素减少就会提升破骨细胞的活性,加快骨吸收的速度,从而影响蛋白质的合成,导致骨基质合成不足。所以,女性进入绝经期之后,骨量流失的速度会不断增加。

在医学领域中,降钙素的合成对于抑制骨量流失具有积极意义。降钙素可以发挥减弱溶骨的作用,而雌激素有助于提高甲状腺C细胞对钙质的敏感性,促使降钙素的合成分泌。

绝经之后,雌激素的分泌量持续减少,会影响降钙素的合成。这样,破骨细胞的活性便会增强,促进骨吸收,导致骨量不断流失。另外,女性绝经之后体内雌激素水平骤然降低,因此会丧失雌激素对骨组织的保护作用,导致骨量流失加快。

所以,女性进入更年期或者绝经之后,会遇到一系列的健康问题。骨量不知不觉地流失可能会产生腰腿痛、身体乏力等情况,那么,随着骨量的不断流失,具体会诱导哪些健康隐患的发生呢?

二、骨量严重流失,这些疾病可能会找上门

一般来讲,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骨形成会相应减少,骨量也会随之下降下降,因而可能会导致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典型的病理特征是骨组织中骨单位体积中的骨量降低,矿盐以及骨基质占比减少。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步伐加快,骨质疏松已经逐渐成为身体健康的一大威胁。

如果一个人的骨量大量流失,身体可能会感到疼痛,常见的有腰痛、背痛。这些疼痛的症状在久站、久坐后会逐渐加剧,躺着休息片刻会有所缓解,还有很多患者会因夜间疼痛感强烈影响睡眠。

其实上述这些均是骨量减少导致骨质疏松的表现。同时,还会伴有身高变矮、驼背的现象,这也是骨量减少的弊端。如果发现自己身体有腰背疼痛、驼背的情况,要重视起来,医院接受检查,以免耽误后续治疗。

除此之外,骨量不断流失还可能会导致各种关节疾病的发生。骨量减少是一种全身性的退行性骨老化现象,它能够使骨骼结构与功能产生衰退,各个身体部位的骨骼疾病或多或少都与骨量减少、骨量流失有关系。

骨量流失后,各个关节部位的软骨光滑性会有所降低。随着日常的不断磨损,时间久了就会增加炎症反应,时不时会感到关节疼痛。

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骨量流失还会导致关节变形、肿胀、僵硬,无法自由伸直和弯曲,甚至有致残的可能。

随着骨量的不断流失,关节修复能力会不断减弱。如果平时生活中过度劳累或者关节使用过度造成关节损伤就会难以恢复。再加上关节组织退变、关节承受能力减弱等综合因素的结果,就会增加肩周炎的发生风险。如果平时发现自己存在关节疼痛、肩膀疼痛的现象,应当尽快明确原因,排除病理因素导致的疼痛。

由此可知,骨量流失是众多关节疾病和骨骼疾病的“罪魁祸首”之一。现实生活中,很多患者会将骨量流失怪罪于年龄增长,把它看作是衰老的一种表现。但是年龄并不是骨量流失的唯一因素,生活中有很多不良习惯都会影响骨骼健康,加快骨量的流失,而且这些坏习惯对骨骼健康的影响远大于年龄因素。

三、骨量流失,与生活中的习惯息息相关

现代人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但出现的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多。近年来,骨科疾病的患者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那么生活中有哪些因素会影响骨骼健康、导致骨量流失呢?

吸烟喝酒是骨量流失的“元凶”之一,香烟和酒精进入人体之后会阻碍骨细胞的生成,并激活破骨细胞,降低体内的性激素水平,导致骨量流失。

香烟中烟碱会使骨骼中的钙离子分解出来进入血液,而其中的尼古丁成分会干预机体对钙质的吸收,进而香烟会破坏正常的骨骼结构。酒本身并不会危害身体健康,例如红酒、白酒、*酒等等。酒精中的有效化学成分乙醇会影响机体对钙元素的吸收,加快骨骼中钙质的流失。

而且酒精大量摄入身体会严重损害肝脏的健康,阻碍血液中维生素D的生成,进而减少机体对钙质的吸收。

身体缺钙、运动量减少、过度节食减肥也会导致骨量减少、骨密度下降。当前越来越多人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满足,但身体健康却呈现出了亚健康状态。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注重外在美过度的控制体重,不惜采取节食的方式减重。这种盲目的减肥不仅会影响蛋白质、钙质、维生素等各种营养元素的补充,还会促使体内雌激素水平的波动,导致骨骼重建受到一定的刺激,增加骨骼疾病的发生风险。

我们都知道钙质大部分存在于骨骼中,充足的钙质可以有效维持骨骼的健康。所以身体严重缺钙的情况下骨密度会有所下降,骨量也会相应减少。

运动可以维持身体的正常血液循环,还能改善机体的代谢状况。正是因为如此,适当的运动会刺激骨骼的生长,提高骨细胞的活性,还能提高骨骼的承受能力。反之,缺乏运动会降低骨骼的健康指数,增强骨脆性,容易造成骨强度的下降。

明确了骨量流失的诱发因素,就应该及时地改正,预防该现象的发生,以便增加骨质疏松、关节炎等相关疾病的发生风险。

四、如何预防骨量流失?

对于绝经女性以及健康人来讲,预防骨量流失尤为重要,可以减少骨科疾病的发生,提高自身的健康指数。生活中我们可以从下面这几个方面入手,维护骨骼健康。

晒太阳

通过阳光的充分照射,有助于增加机体维生素D的合成,帮助我们人体对钙质的吸收。而且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将我们身体内的维生素D转化为有活性的维生素D,进而促进肠道中钙元素的吸收。所以,平时生活中可以多进行户外活动,接受太阳的沐浴。

适度运动

缺乏运动会减弱肌肉的强度以及降低骨骼的使用率,增强骨骼的脆弱性。运动可以对骨骼产生应力刺激,让骨头变得更加强壮。另一方面,运动还可以调节体内雌激素水平,而且人体在年轻的状态下经常运动可以储备更多的骨量。大家在平时生活中可以选择广场舞、走路、健身操、瑜伽等方式适当运动。

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日常生活中要减少浓茶、咖啡、碳酸饮料以及盐分的摄入量,浓茶中的茶碱会影响十二指肠对钙质的吸收;高盐食物摄入的盐分过多也会阻碍钙元素的吸收;碳酸饮料,如可乐、雪碧等等,其中的磷酸物质会破坏体内平衡,加快钙质的流失,容易降低骨密度,加快骨量的流失。所以,我们应该严格控制这些食物的摄入量。

文章结尾:

骨量流失与众多疾病的发生息息相关,生活中很多不良习惯会加快骨量的流失,所以我们应该引起重视。骨量流失情况虽然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恶化,但我们应该尽量避免不良的行为习惯(吸烟、喝酒、喝咖啡、不运动等等),减少这些坏习惯引起的骨量流失现象。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