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天目医享想的都是群众看病难的事临 [复制链接]

1#

“朱医生,您来啦!”“老毛,吃了药好点没?”

今日一早,西天目卫生院的“签约服务随访车”停靠在了天目山镇武山村独居老人毛宝林家门口,武山村的“签约医生”朱雯凯一下车便和毛宝林似家人般地寒暄一番。

00:28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今年68岁的毛宝林从小患小儿麻痹症,去年又查出肺癌晚期,“双创”之下,毛宝林想去离家11公里开外的镇卫生院都是一种“奢望”,更别说去更远的医院。

朱雯凯的经常到访,让老毛的困境得以扭转。朱雯凯就职于西天目卫生院,自今年7月份开始担任武山村辖区内的“签约医生”,每周二、周四便会把心电图、血压、血糖等多功能诊疗包都配备齐全的“签约服务随访车”直接开到患病村民家门口,提供入户复查、配药、随访等一系列服务。

“我们每个月到村里不会少于8次。像老毛这样的特殊情况,只要我在附近都会过来看看他!”朱雯凯一边说,一边麻利地为毛宝林裹上测血压带。“朱医生比自家亲姐妹来得都勤!这段时间我妹妹打山核桃去了,看病配药多亏有朱医生。”毛宝林话中带着哽咽。

在毛宝林家的不远处,武山村文化礼堂的巡回诊疗点,一群身有疾患的武山村老人已在礼堂翘首以待,等着“综合巡回诊疗车”开到礼堂。

诊疗医院专科医生、镇卫生院全科医生和村卫生室乡村医生共同参与的医疗团队,他们带着X光仪、B超、心电图机、抽血等各类检查设备,村民“足不出村”便可享受检查、诊疗、配药、医保结算及体检等一条龙综合服务。

村民杨桂生今年86岁高龄,常年患有肩周炎,每次发作到最近的镇卫生院,也要坐20多分钟的公交。“很多时候想想不方便,就自己贴张膏药熬熬算了。现在卫生院的医生到家门口给我针灸,还一样能用医保,多好啊!”

临安“医院”于今年5月试运行,全区共配备了5辆综合巡回诊疗车、20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车。截至目前,累计派出医务人员人次,服务人次。今日,“天目医享·乡村医疗优质共享”改革项目正式发布。

临安区卫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临安区内共有个偏远山区乡村的部分村民到镇卫生院平均出行时间仍需1-2小时,天目山镇武山村只是其中之一。“山区乡村群众,特别是老年人群众看病难问题,急需要解决!”

今年以来,临安为解决偏远山区群众检查诊疗就近看医难、病患日常配药用药难、小病未病预防发现难、失能老人居家护理诊疗难、签约医生真约真服务难“五难”看病问题,着力打通群众看病“最后一公里”,临安本着“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乡、看病更省心”的理念,启动实施了山区“乡村医疗优质共享”改革,暖心打造“天目医享·乡村医疗优质共享”改革项目。

除了开通“医院”,“天目医享”医院、乡镇卫生院、村老年人家庭(养老机构)三级联动的“临医在家”可视化诊疗平台,让病患在家通过电视机就可享受专家、全科医生、患者三方“同屏”会诊,问诊、配药、医保结算、送药上门等服务。

“天目医享”还能抓取患者的病历数据,生成健康指数、健康画像、健康报告。还增加了用药短信提醒、亲情账户等功能;开通了“健康临安”掌上服务,群众在手机端通过“浙里办”APP就能查询健康信息、看病、配药,药品通过“云”药房配送到家。

此外,还建立了一支“云”医队伍,巡回医疗服务团队、全科医生、副主任以上医生均入驻“天目医享.乡村医疗优质共享”、“慢病”管理等平台;上线了高血压、糖尿病“两慢病”的管理平台以及“AI智能家医助手”系统,可对患者实行“红、黄、绿”三色分级管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