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身体的所有关节中,肩关节身兼数任,活动范围最大,也是人体中较易受伤的关节。在医院门诊中,经常会听到患者诉苦:“我肩膀痛是不是得了肩周炎?肩周炎该怎么治?”骨科医生们也会给患者普及一个问题,“有时候肩痛不是肩周炎,肩痛和肩周炎并不能画等号。”
采访中,医院关节骨二科副主任吴锦秋称,当肩膀疼的时候,大多数人认为只是小毛病,自行在小区内锻炼就好了。但是未曾想越锻炼,肩周疼痛症状越重。实际上导致肩痛的原因有多种,其中肩袖损伤和肩周炎是最为常见的两种疾病,同时也是最易被大众混淆甚至被误诊的两种肩痛疾病,“出现肩痛必须找准原因,肩膀痛≠肩周炎,约60%的肩痛是由肩袖损伤引起的,一定要区分肩痛原因,对症下药。”
吴锦秋介绍人体关节构造。
专家简介
吴锦秋,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医院关节骨二科副主任,甘肃省中西医结合运动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国西部运动医学关节镜联盟会第四届委员,中国西部截骨联盟会第一届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肩肘运动医学专业委员会甘肃培训中心常务委员,医院学会关节外科学组保髋工作委员会委员,国际骨循环研究会中国区委员。
肩袖撕裂无法自愈
易被误诊为肩周炎
Q/p>
为什么肩关节疼痛容易被误诊?
A/p>
肩关节是人体中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受损伤的病症也具有多样性。肩关节疼痛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症状,在自称肩周炎的患者中,超过三分之一以上的是肩袖撕裂。近年来由于职业习惯、运动、保护不当等所致。由于肩关节相关疾病的鉴别本身就有一定难度,未经过专门培训的骨科医生也很难正确诊断,大多数患者被误诊为肩周炎,若采取大范围的肩关节环转运动等错误的治疗方式,反而加重肩袖损伤。大多数患者只要出现肩膀疼痛,就会给自己或被他人被戴上“肩周炎”的“帽子”,并理所当然认为进行肩关节拉伸、甩动等大幅度运动能帮助肩周炎康复,结果肩关节越甩越痛,肩膀最后完全僵住了。
Q/p>
怎样区分“肩周炎”和“肩袖损伤”?
A/p>
肩袖损伤通常有急性损伤和慢性劳损病史,肩关节白天在活动时疼痛不太明显,到了夜晚睡觉时,往往会被痛醒。一般都需要治疗,无法自愈;肩周炎没有明确诱因,通常半年到一年的时间里疼痛会逐步缓解自愈。
肩袖损伤,肩关节主动外展上举和后伸(胳膊从下方摸后背)疼痛受限、活动无力,但是肩关节朝前上举多正常,而且在别人帮助下外展和后伸活动范围可以部分恢复,长期、反复的抬肩动作将导致肩袖组织磨损,早期接受微创治疗效果理想,如果撕裂进一步扩大,治疗起来就相对较为复杂。
肩周炎,肩关节在各个方向上的主动和被动活动都受限,犹如肩关节被“冻结凝固”了一般,所以肩周炎又被称为“冻结肩”、“凝肩”,也称“五十肩”,因多发人群是50岁左右的中年人而得此绰号。具体表现为肩痛、活动受限,做梳头、刷牙等这些日常动作也觉得困难,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质量。
60岁以上老年人
肩袖损伤的发病率最高
Q/p>
生活中哪些行为容易造成肩袖损伤?
A:
日常中当手臂抬升过60度的时候,肩袖的肌肉就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摩擦,长期重复这样的动作或长期将手臂架在这个位置就容易导致肩袖的损伤和撕裂。如擦高处的玻璃、拖地、拎较沉的菜篮子等最常见的家务劳动,长期重复做都容易引起肩袖损伤。从事教师、司机、绘画等工作的人也很容易发生肩袖撕裂。另外一些突然的外力刺激也容易损伤肩袖,如在公交车上拉住吊环时遇到急刹车;遛狗时,狗狗突然向前跑等,都可能导致肩袖因为突然的外力刺激而损伤。
肩袖撕裂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十分常见,除了以上一些特定的动作外,还和一些特殊的肩部结构有关。圆肩(溜肩)更容易发生肩袖撕裂。圆肩是骨头往下的,角度比较低,更容易发生摩擦和碰撞。
研究发现,在60岁以上由于肩痛就诊的老年人中,肩袖损伤和肩峰撞击症的发病率最高,达70%以上,其发病率远远高于“肩周炎”。而“肩峰下撞击症”和“肩周炎”的某些功能锻炼是相反的,如果按照肩周炎那样“拉吊环、爬高、甩手臂”锻炼,就可能造成肩袖撕裂的严重后果。
Q:
如何保护肩关节?
A:
人体的肌腱弹力如同弹力带,在天气冷,温度低的时候,弹力就差;天热弹力就好。此时要特别注意,运动前,热身运动一定要准备充分,这样才不容易受伤。平时多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C,有助于增肌。维生素C能够促进骨胶原蛋白的合成,能够帮助蛋白质合成肌肉。
文·图丨掌上兰州·兰州晨报首席记者欧阳海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