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这种好吃的黑猪肉来自庐山脚下,听说是陶渊 [复制链接]

1#

相传,公元年,“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在彭泽当了81天的县令就挂冠而去。全家来到庐山脚下,过起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

没多久,陶渊明的生活就没那么诗意了。辞去公职后,经济来源断了,日子过得一天不如一天。最要命的是,他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只会写写诗,会会友,喝喝酒。

说到陶渊明喝酒,全家深恶痛绝。

在彭泽当县令时,分到亩公田,他下令全部种上用于酿酒的黏高粱,在妻子翟氏苦苦请求下,才答应拿出50亩来种稻米。

有一位叫颜延之的好友,特地从远方来看望陶渊明,临走时留下了两万钱。朋友前脚刚走,陶渊明立马将所有的钱都存在了酒家,方便以后随时去沽酒。

年纪小陶渊明一轮的妻子翟氏,面对这样的丈夫,表现出了难得的宽容。她只给丈夫分配了一个任务:每天赶着一群小黑猪外出觅食。

从此以后,邻居们经常可以看到:清晨,一群小黑猪在陶渊明前面踏着露珠欢快的奔跑着;日薄西山时,肚皮圆滚圆滚的小黑猪,跟随喝得摇摇晃晃的陶渊明归家。

陶渊明肯定不会认真地放猪,每天把小黑猪们赶到一个有草的地方就走了。他有时爬山摘摘菊花,有时找块大石头蘸水写写“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之类的诗,更多的时候去友人家或直接去酒家喝得酩酊大醉。

没人看管,小黑猪们肯定也不会安分。要么跑到山林里拱泥土、吃蘑菇,要么跑到沟涧边嚼青草、饮泉水,要么跑到泥塘里打滚、嬉戏。当然,有时周边的庄稼也会遭殃。翟氏经常上门道歉,山民们尊重有学问的人,了解陶渊明的性格,一般不会较真。

寒来暑往,这群小黑猪长得又肥又壮。翟氏看在眼里,喜在心上,筹划着这群猪卖了,家里再添置一些东西。

一天,在外放猪的陶渊明又跑到酒家去赊酒。

“先生,不是不肯再赊。以前的帐都没结清,我们小本生意也很难啊。”

陶渊明咽了咽口水,最终还是没有战胜馋虫:“要不我拿头大肥猪来抵债?”

“这——不好吧?”店家有些不忍心。

“少啰嗦,打酒来!”两碗酒下肚,陶渊明大呼“痛快”,还真跑到不远处赶来一头大黑猪。

望着陶渊明瘦削的脸,店家神色动了一下:“要不这样,我现场把猪宰了,先生就在我这里饱餐一顿,今天酒管够!”

“固所愿也。”

有的提刀杀猪,有的点火烧灶,店家和帮手们忙碌了起来。不久后,满满一大锅猪肉炖熟了,香气四溢,钻进了附近过路人的鼻子里。大家纷纷进店,点上一大土钵猪肉,一壶酒,吃得满嘴流油。

晚上,店家一盘点,当天赚的钱比以前翻了好几番。他往怀中揣好钱,提上一刀上好的猪肉,搀着醉醺醺的陶渊明深一脚浅一脚地回到了家。

店家向翟氏说明了情况,以高价收购了剩下的黑猪。

附近的山民听闻陶渊明养的黑猪非常好吃,可以卖上高价钱,也都纷纷饲养了起来。

因肉质细嫩,味道醇香,这种黑猪肉广受食客欢迎,逐渐成为了当地远近闻名的美食。

斗转星移。到了21世纪的今天,陶渊明养的黑猪还能找到其后代吗?我们还有口福品尝到这种原生态的美味吗?

可以的。庐山山南1亩的三八林场,生活着一群“黑八戒”。

和祖先一样,“黑八戒”们生活在野外,吃蘑菇,嚼青草,啃红薯,饮山泉,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

但与祖先相比,“黑八戒”们的体格更强健,肌间脂更丰富,肉质更细嫩,味道也更醇香。

因为,江西黑八戒科技有限公司和科研机构合作,将庐山脚下纯正的黑猪种,与肉质极佳的香猪、有着中国黑猪优秀基因的巴克夏等优良品种不断杂交,再精心选育,使“黑八戒”们身上聚集了国内外黑猪的优秀基因。

健康土猪肉庐山黑八戒

今天可以很方便地和陶渊明一样,

品尝到庐山脚下千年一脉的美味黑猪肉。

点击阅读原文(左下角),进入商城选购。

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喝过的酒,

都会融合成你今天的气质。

徐*

上饶市作家协会会员

南昌市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

打赏专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