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地球上合适的陆地,基本上印上了人类的脚印,中国已经把基建建设到青藏高原,接下来便是横断山脉和珠峰。
换言之,地面已经探访的差不多了,接下来,便是七成的蓝海。
和经济学的蓝海意思一样:蓝海是一种没有恶性竞争、充满利润和诱惑的新兴市场;是一种避免激烈竞争,追求创新的商业战略。
若是想要开发这广阔的大海,创新是必要的,又或者说,幻想是必要的。
东海龙宫、亚特兰蒂斯,不管是东方文明还是西方世界,都有对海里生存的向往。
毕竟,不管是哪块陆地,都是被海洋包围着的,很难不让人类遐想。
那么,将来的海底城市究竟应该如何呢?他们或许会是什么模样呢?
以下便是我的一些小小幻想,或许能给予你我一些思维的闪光。
2.蓝海城市
目前已经有了许多海底建设,时速公里的海底隧道也已经在着手建设。
不管是造桥,建路,基建狂魔的我们显然已经走在前列,将来若建设海底城市,我们自然也不会落后于人。
但以我粗浅的地质知识来看,在海底建城市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光是建设隧道中,如何在地震及断层蠕动、错动条件下,控制防范隧道结构开裂、错动、局部渗漏水、突水突泥甚至海水倒灌等风险都是很大的问题。
在陆地建城市,害怕地震,在海里建城市,还是害怕地震,同时还害怕漏水。
或许,可以考虑一下,不在海底建城市而在海中建设城市。
可能这时候就有一些问题,如果是这样,那城市不就有可能因为洋流啥的飘走了?
陆地上的城市不会移动,海里的城市就一定要固定么?
首先来看看,悬浮状态的海中城市,会是个什么模样?
海水是流动的,我这里先假设有这么一个海中城市,大致就设计成一个椭球的形状,也就是高约米,长约米,宽约米,也就是体积约2.4*立方米,按照悬浮来算,暂且估计水的密度为1k/cm3,这样便是2.4亿吨。
目前最小的城市是梵蒂冈,面积为0.44平方千米,400平方米,这个设想的海中城市,面积也就梵蒂冈的一半。
这是什么概念呢?
我查到目前最大的船是“普雷路德”号,长米、宽74米、高米,是一座浮动液态天然气平台,储存罐容量相当于个奥运会标准泳池。该船必须靠拖船拖行,满载重量超过60万吨,相当于全球6大航母的总排水量。
嗯,目前的技术应该不可能直接造出这么大一个城市。
先不谈能不能造出来,万吨级的巨轮在海上基本上已经感受不到晃动,这么一个亿吨级的城市,在海里,恐怕晃动也是极小的。
但面对海里复杂的情况,或许移动比不动更好。
就像现在深海区域主流的半潜式钻井平台,能动的,总会主动点。
再考虑一下为什么要去海里建城市?
一个是地面合适的空间不足,人类需要更多的空间,再有一个,也是窥探海里的丰富资源。就这两点来说,要是有这么大一个海中城市,总是有所功能的,最开始的城市也不会是简单的居住生活用。
这样,就有了一个大概的概念,有这么一个海中城市,平常悬浮在海中,考虑海中的环境来看,前期应该是在大陆架的范围活动。
相对于地面来说,不必考虑地震的影响,但要考虑各处的水压,也就是“漏水”的问题。
那么,这么大一个海中城市,有可能实现嘛?
我觉得行!
3.建设海中城市
如果仔细考虑海中城市的建设,有两样现存的东西可以做重要参考:核潜艇和空间站。他们对应解决了两个基本问题:能量来源和建设方式。
核潜艇,可以看作是海中城市的极小缩影,或者说,未来的海中城市,可能就是一个个大型的潜艇。
那么一个亿吨级的“小城市”我们自然建设不出来,但是,万吨的潜艇,我们现在已经有能力建设了。
参考空间站来说,直接建设好一个巨大的空间站,自然不太现实。
但,可以一部分一部分的建设。
这样一个巨大的海中城市也可如此,现在最先下海的,便是蛟龙这类的探测者;再接下来就是发掘者,比方说开发资源的万吨级深海工厂,从海洋中利用资源;再接下来就是观光者,最后就是城市的大部分市民。
用淘金热兴起的小镇来类比,现在的蛟龙,就是开荒的第一批淘金者,大致把路探清;接下来就是建中转站,驿站,给已经到的淘金者或其他来开发的人都有个歇脚的地方,便已经有了简单的生活基础。再接下来,小镇建设逐渐完善,已经能作为一个宜居环境,最后,小镇扩大,城市初见雏形。
这样听起来,似乎海中建城市就合理了许多,接下来就是怎么建设的问题了。
一个海中城市,起码的物质基础得有啊。
以往的设想里,海底城市可以利用温差发电,盐差发电。
但就在年12月7日,我国新一代“人造太阳”在成都首次放电,这也意味着,或许不久,就能用海水发电了。
既然要用海水发电,考虑到核聚变既无需高端核废料,也可不构成大的污染,显然可以直接把核电站建在海中城市。或者说,海中城市就应该建在这样的能源站上。
也许一个海中城市的核心,就是这么一个“发电站”。
有了能源,那许多东西都可以参考空间站了。
海里相对太空站的空旷,资源还是很多的。海水淡化,获得水资源,在能源充足的情况下,倒是客观的选择。
海里的城市里显然很合适建造起海中渔场,海中牧场,实在不行,采集的石油中也可以考虑转化出食用蛋白质来。
喝的吃得不缺,能源不缺,吃喝玩乐自然也要提上日程。
这个就更好说了,既然是能移动的城市(有核能,“烧开水”来移动显然不难),缓慢的移动下,用个几年,周游四海,见到的景色相较其他旅行会大有不同。
不难想象,或许以后的场景就是,许许多多的“公共潜艇”,“海中公司”,开着自己的海中“房屋”,对接海中城市点,交换物资,随同旅行。
就如同坐轻轨,高铁去往其他城市,去往海中城市的是往海里开的“游艇、潜艇”
而这一个个城市点,便是那一个个核聚变的供能核心。
再回想一下,这样的海中城市,其实也挺合理的,城市需要物资流动,地面的城市把人、物资带来,再把人、物资带去。
一座城市,自然应该有信息传递的方式,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拉网线了,这也是目前看起来比较靠谱的方法。虽然想象中的海中城市是悬浮的,但是牵条线的问题显然不大。
不过,或许还能有其他方法。年6月24日,“蛟龙”号在米深的海底通过水声通信系统与在太空的“天宫一号”航天员实现了海天对话。
海上中继、空中卫星、海底光缆接口、水声通信技术,显然都可以帮助海里的城市与外界沟通。
对于海中城市自身,就在前些日子,还有个有意思的事情:微软捞出水下数据中心,故障率为陆地1/8,或许将来的数据中心放水里会更安全,效果更好。
所以说,这是片双重意义的蓝海。
组装式的城市,核聚变供能,探测站,空间站,数据中心,这些是目前看起来海中城市有能力走出来的状态,又或者,未来的人可以放更多的东西进去呢?
4.未来展望
以上,当然只是相对而言比较好的幻想,或许核聚变的技术突破十分缓慢。
那时候可能要考虑用石油或者现在的成熟能源方式来为海中城市提供能量。而若是这样,海中城市的移动又靠什么来合理的实现?
虽然海中城市应该不需要太大的移动速度,但移动一个城市,所需的能源也是不菲。
若真是分步走来实现海中城市的建设,可能第一步是建设一个浮在海面的城市。
图5-漂浮的海面城市
毕竟,想要大部分人生活,阳光总是必不可少的,浮在海面的部分可以当海岛生活,海里的部分可以用作观光。
将来的海洋城市建设自然会有多个方向,不可能在一个方向上走到头才发现要回头。
海中城市或许会是将来的方向,类似潜艇一般,可以在海浪来时下潜,躲避风雨;又像固定在海底的建筑,会遇到各类地质工程问题。悬浮在破浪带以下,也会是一块适宜的稳定区域,加之城市级别的吨位和大小,整体会十分稳定。
未来,从千人小城的自给自足到万人城市的四处流动,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不断扩大,这样的未来我觉得是可行的。
最后,我想海洋也只是一个中点站,将来的海中城市,在需要的时候,升级改造一番,就能从海里腾起,飞向无垠的星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