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价值投资在中国的展望上李录年 [复制链接]

1#

李录年出生于河北唐山,本科在南京大学就读,后来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李录在学校认识了巴菲特,并深受巴菲特影响,在毕业后一年,就是年创办了自己的喜马拉雅资本管理公司,从最初管理的几百万美元规模发展到现在的几百亿美元。

在价值投资领域,李录是其中寥寥无几的几个真正有深刻理解和洞见,并在实践中表现出色的投资人。李录经常和巴菲特、芒格一起出席活动,查理·芒格直接说李录就是来自中国的沃伦·巴菲特,并将自己家族资产全部交给了李录管理,可见李录在华人投资界的地位!

这篇文章是年10月李录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演讲,主题是《价值投资在中国的展望》,演讲中详细介绍了李录自己对投资大道、正道,价值投资在中国是否有效的理解和解读,值得一看!演讲主要分四个部分:

1.资产管理行业的独特性及其对从业人员的底线要求。

2.作为资产行业,我们需要知道,从长期看,哪些金融资产可以让财富持续、有效、安全的增长?

3.什么是投资的大道?怎样成为优秀的投资人?

4.价值投资在中国是否适用?

先说资产管理行业的独特性及其对从业人员的底线要求:

资产管理是一个服务性行业,但又和其他服务业不一样?李录认为主要有两点不同:第一这个行业里的用户在绝大多数时间里,不知道,无法判断产品的好坏。我们买车,出去吃饭,用户都能直观的判断这个车是否好开,菜是否好吃。

但资产管理行业绝大部分消费者其实没有办法判断某个产品到底好还是坏,就是业内人士如果只有一年两年业绩,也没法判断这个基金经理到底是不是优秀。甚至5年10年也无法判断,因为没法判断,所有绝大部分理论和屁股决定脑袋有关系。

第二个主要特点:这个行业总体来说报酬高于其他几乎所有行业,也常常脱离对客户财富增长的贡献。你赚钱时收钱,亏钱时候也收钱。

这两个特点造成了这个行业一些很明显的弊病,从业人员滥竽充数、鱼目混珠、行业标准混乱不清,到处充斥着似是而非的说法和误导用户的谬论。

针对上述问题,李录对从业者提出了两条牢不可破的道德底线:

1.把对真知、智慧的追求当作自己的道德责任,要有意识的杜绝一切屁股决定脑袋的理论。几乎所有的理论都跟屁股和脑袋的关系紧密相连,如果你思考的不深,你很快就把自己的利益当作客户的利益。投资行业里似是而非的观点很多,这个行业也不是一个精确的科学,包含很多判断。作为一个行业的明白人,不会有意的去散布哪些对自己有利、对客户不利的理论。

2.要真正建立起受托人责任的意识,什么是受托人责任?客户给你的每一分钱,你都把它看作是自己的父母勤劳动、省吃俭用积攒了一辈子的钱交到你手上去打理的钱。如果没有这些责任,你一定会成为无数家庭的破坏者、终结者。

最近叶飞事件也揭露了很多基金的黑幕,有很多大V也牵涉其中。快速发财是人性中最容易被利用的本性,金融这个行业也催生了很多行业怪相,在巨大的财富面前,人性的丑恶被体现的淋漓尽致。很多大V也充当了摇旗呐喊的角色,怕高都是苦命人,价值投资不看市盈率,各种为了各自利益的理论充斥网络。特别是才入行的小白,稍不注意,就在高位给他们接了盘。

从长期看,哪些金融资产可以让财富持续有效、安全的可靠增长?

各种资产在过去年的变化?哪个资产更好已经有很多书籍介绍了,我们简单说下。主要的理论都来自沃顿商学院的西格尔教授,把过去几百年美国各种资产的收益进行统计绘制成图表。这些数据可以回溯到年。

首先是现金,年的1美金,到今天购买力只有5分钱,年那1块现金丢掉了95%的价值。另外就是*金,年前用1美元购买的*金,到今天是3.12美元。短期债券年涨了倍,长期债券涨了多倍。

最后是股票,年投资美国股市1美元,到今天已经升值了万倍,今天它的价值是万。它的零头都大于其他大类资产。这个结果如果除去通货膨胀,年化回报率只有6.7%,这就是复利的力量。

那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变化?这个变化主要有两个原因,通货膨胀在美国过去年间,差不多年化是1.4%,那你的购买力实际是以1.4%的速度在降低。这个1.4%在年里就让1块钱丢失了95%的价值。

另外一个是经济的增长,过去年美国的GDP大概增长了倍,年化大概3%左右。股票实际上是代表市场里一定规模的公司,GDP很大程度是由这些公司报表上的销售额增长决定的。

当销售额以4%-5%的名义速度在增长,净利润大概以6%-7%增长,公司创造的价值也会以同样的速度增长。过去年股票的平均市盈率在15倍左右,那么倒过来每股现金收益就是15的倒数,差不多6%7%左右的速度增长,最后结果差不多年增长了万倍。这样就明白,为什么当GDP出现长期持续增长的时候,几乎所有股票加在一起的总指数会以这样的速度增长。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为什么最近30才产生这种变化?为什么美国经济出现了年这样长时间、持续的、复利性的GDP增长?这种情况是美国独有的,还是历史上一直是这样?显然在中国有记载的过去三、五千年历史中,这个情况从来没发生过,甚至对中国来说一直到30年前也没发生过。

李录把人类文明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狩猎时代,叫做1.0时代,人类文明其实在相当长时间里基本和其他动物差不不大。第二部分是2.0时代,巨大变化在公元前年左右,产生了农业和畜牧业,创造的GDP能力已经相当强。一直到年左右,GPP曲线基本相对来说是平的,在此之后GDP以稳定的速度每年增长,以至于我们认为GDP不增长是件很反常的事情。要理解这个现象,也就是现代化,我们称它为3.0时代。

3.0时代由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出现了蒸汽机、电等革命性的发明,大航海又催生了殖民地,产生了现代金融产品。而在过去年,西方突然崛起,而东方比它晚了差不多年,而这年的东方的崛起主要是以日本为代表。而中国最近30年才融入3.0现代化的GDP持续而迅速发展的时代。(详细解释可以看李录《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与中国》上篇)

2.0时代自由交换主要是1+1》2的交换方式,两个人、两个经济个体进行自由交换创造出来的价值比原来各自能够创造的价值多很多,出现了附加价值。但现代科技出现后,这种自由交换加倍的产生了更多的附加价值,因为知识在交换里产生的价值更多,这就是3.0时代自由交换的1+1》4,两个人在交换的时候,不仅彼此获得了对方的思想,还会碰撞出新的火花,开始出现了复利式的巨大交换增量的增长。每次交换都产生这么大的增量,社会才会迅速创造出巨大的财富。

中国在改革开放后,融入了以西方社会为主的3.0经济时代,由于有了借鉴,GDP发展很快,已经成为第二经济体。中国以后如果还要迅速发展,必须更多的融入国际社会这个大的经济体,其底层经济规律肯定也和西方的市场经济是一致的,美国股市发展的底层逻辑一样会在中国股市体现。我们现在的投资者甚至是专业投资者受制于市场情绪、业绩等,还很不成熟,更看重短期交易,追涨杀跌,反而给了价值投资者更多的机会。

我们要去正视这个不成熟,利用好价值和价格的背离,有很多投资者取得了很好的收益!所以价值投资的底层逻辑都是一致的,投资优质企业股票肯定会得到最好的回报!

下一篇我们继续聊:

什么是投资的大道?怎样成为优秀的投资人?价值投资在中国是否适用?

读书有财财叔

您的肯定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