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价值投资者,投机者与职业赌徒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用什么药最好 http://m.39.net/pf/a_4473315.html

不知何时起,国内各大媒体及资讯平台到处弥漫着一股"价值投资"的酸臭味道,几乎每个人都声称自己是价值投资者,这种现象我也只在前几年有人鼓吹"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时期见过,莫非历史又要重演了!其实不然,不用想这中间有相当比例的伪价值投资者,而且这比例还不低。有多少人打着价值投资者的幌子每天做着投机者的事,好像承认自己在投机是一件多么羞耻的事,我倒是认为投机是一件比投资更耗脑力的事。因为它需要你对信号十分敏感,且有瞬间做决策的魄力和脑力,往往正确的入场时机稍纵即逝。

长期主义和价值投资可以放在一起讲,最早鼓吹这个概念的不记得是巴菲特,还是彼得林奇。这种投资风格要求你能认清投资标的真正的价值,并给出正确的评估,这种评估包括了价值尺度和回归时间(决定进场时机),此处无意讨论价值投资的种种,以我的水平也说不明白。只是想说一点,价值投资鼓吹者甚众,践行者寥寥,最显著的原因就是这种投资风格是反人性的,因为在确定投资标的后往往需要长期持有,但人骨子里的急功近利和渴望一夜暴富的心态会折磨着你,就像被猫挠心一样。声称自己是价值投资者这很容易,一句话的事,但要做到却很难,人最大的痛苦在于想要跨越知道和做到之间的鸿沟而不能。最后送上一句话(已经不记得出处了,这是我的老毛病了,只记内容不记出处,书名和作者,所以加上引号以表示对原作者的尊重:"Bigmoneywasnevermadeinthebuyingortheselling.Thebigmoneywasalwaysmadeinthewaiting."

目前世界上"现存"(还活着的)的最大的投机者非乔治.索罗斯莫属,这个号称"干翻英格兰银行"的男人光辉事迹够写一套书的,因此不在这里赘述,感兴趣的可以自行百度。索罗斯就像是上古大神一般的存在,对于普通人来说还是太遥远了,因此有相当一批人转投了利弗莫尔门下,所以就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有人明面上是巴菲特的信徒,价值投资的追随者,暗地里拜的却是利弗莫尔的塑像,投机主义的忠实粉丝。这种现象也正常,因为人性中天生就有渴望一夜暴富,不劳而获的因子,只是有人能用理性压制或引导,有人则不能。虽然我不信奉投机主义,也不崇拜利弗莫尔(离世时巴菲特还只有十岁),但他的很多观点确实高明,高明到我读了很多遍还是没完全理解(悖论:你无法对自己不懂的东西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其中有一句我至今还记忆犹新,即"市场是由四种情绪主宰:贪婪,恐惧,无知,侥幸",比起这句话,显然巴菲特的那句:“在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我恐惧”要更出名。

职业*徒是个性感的职业,这是我在读货拉拉创始人周胜馥的简介时冒出来的想法,这哥们也是个传奇,好好的班不上了跑去澳门做了七年职业牌手(德州扑克),赢了万港元,适逢08年金融危机,抄底投资房地产,成功套现后又创办了货拉拉,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传奇人生!说到德州扑克,这是个十分有趣的游戏,虽然玩的不怎么样,但我第一次玩就深深地被吸引了。通常说到游戏难有两种,一种是像围棋的难,所有信息公开但可能的解近乎无限,所以对下棋者的算力(重点指计算深度)是个考验。第二种是像德州扑克的难,信息不对称,每个人都只拥有部分信息,然后基于这部分信息做决策,并且选手之间是有相互影响的,这种情况在博弈论里有个专门的词:不完美信息博弈,这种情况更接近真实世界,从建模角度来说,这两者相似度更高。为什么说职业*徒是个性感的职业呢?因为它不仅需要你有成熟的下注跟注策略,资金管理能力,还需要有强大的情绪管理能力,当然也包括了调动别人情绪的能力,从反应时间上来看它比投机要求更高,因为基本上都是即时反应。

写在最后:

1.其实投资者也罢,投机者还是*徒也罢,不过是市场参与者的一种角色定位而已,无所谓好坏,毕竟金融市场是个既遵循经济规律又遵循生物进化规律的竞技场。就像在生态系统中,你能说因为狼要吃羊,所以狼就是坏的吗?号召所有人都去当羊,那草又不够了!

2.前几天和朋友聊天,聊到长期主义这个话题,他抛下一个振聋发聩的问题就去睡了,只留下我在夜里失眠:你号称自己是长期主义者,那对于你无比坚信的事,你最多能坚持多久看不到收益的持续投入?

3.宁德时代的创始人曾毓群说过这样一句话:"光拼是不够的,那是体力活;*,才是脑力活。"

4.时机未到时,努力让自己留在牌桌上并且耐心等待;时机到来时全力以赴,要有理智的去*。

5.《基督山伯爵》结尾有一句名言:Allhumanwisdomissummedupintwowords—waitandhope.

6.*徒不可怕,但理智的*徒很可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