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研究白癜风专家 https://m-mip.39.net/czk/mipso_5941903.html年5月2日,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年会在洛杉矶举行,90岁的巴菲特与97岁的芒格再次合体,两位耄耋老人侃侃而谈四五个小时,并且仍在执掌着多亿美元的金融帝国,非常之牛叉。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在八九十岁的时候,仍能对社会有所贡献,而不仅仅是晒晒太阳。当然,首先的一点是,要找到一个喜欢并且长久、又能享受时间复利的行业。而最重要的一点是,你必须活的健康。
最近两个月因工作较繁琐,很难有大块的时间学习,只能出差途中看看书,将《穷查理宝典》读了两遍。了解价值投资的人都清楚,价值投资起源于本杰明格雷厄姆,并经他的学生巴菲特发扬光大,至今已成为投资行业一个不大但却非常重要的分支。在巴菲特传承的过程中,他的合作伙伴查理芒格对部分理念做了修正,并深刻影响了巴菲特的投资生涯。李录在《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与中国》一书中,将价值投资总结为四点,1)股票是企业的部分所有权,2)市场先生,3)安全边际,4)能力圈。其中前三点是格雷厄姆的观点,第四点是巴菲特和芒格的总结。格雷厄姆推崇用便宜的价格买到企业的股票,只要有足够的安全边际,就能获得超过市场平均水平的收益。芒格形容这种方式为“捡烟屁股”的投资方式,能获得不错的收益,但是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去不断操作。芒格更推崇的投资方式用一句话来说,即‘用划算的价格投资一家优秀企业,比以便宜的价格买入一家普通企业的结果要好得’,通过好企业自己的成长来获得超额收益。虽然巴菲特在早年根据格雷厄姆的理论赚了不少钱,但真正让他财富起飞应该是采用芒格的理念投资了可口可乐、华盛顿邮报、喜诗糖果等十几个公司,巴菲特自己曾经说过:“如果没有芒格,我将会比现在穷的多”。
《穷查理宝典》记录了芒格的人生哲学和投资箴言。很多人把芒格不仅仅当做投资大神,更定义为人生导师。想想也对,一位将近百岁的老人,经历过二战以及二战后世界经济的*金时代,在此过程中不乏各种经济危机的波诡云谲,至今仍能行走在金融领域的前端,每次的伯克希尔年会仍被价值投资教徒视为心目中的朝圣之旅,大家都期待着能从一位睿智的老人口中获得投资以及人生的真理。在书中,芒格极力建议人们要采用跨学科学习和多元思维模型,对单一思维的人,芒格描述为拿铁锤的人,即“在拿着铁锤的铁匠眼里,世界上的任何东西都像是一颗钉子”,看问题不免会有所片面,因此解决方案也不会是最优的。芒格自己就是一位坚定的跨学科学习者,涉猎的学科也很多,每天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读书,他形容家人描述他自己为“一本长了两条腿的书”,巴菲特和芒格所读过的书“超过了别人的想象”。芒格总结了多个思维模型,并形成了检查清单,而清单思维也是芒格推荐且必备的处事方式,“再聪明的飞行员起飞前也会用一下检查清单”,这两年常常发生的事情,出门了总想不起来是否锁门,下车了总不记得有没有锁车,每次都要反复,试了试清单思维,在脑海里建一个虚拟清单,每做一件事在清单上打个勾,发现效果确实不错。清单思维作为一种检查工具,能够将事情条理化。当然,芒格提到的清单思维是结合了多维思考模型的综合应用,作为防止出现铁锤人思维的工具,可以综合考察资产的状况。芒格提倡的价值投资有个很明显的特征,通过对资产全方位的考察,找出可以长期增长的公司,在耐心等待足够好的安全边际的情况下,投入足够多的资金,然后长期持有,享受好企业长期增长的复利。除了清单思维,芒格提倡的另外一种思维方式是逆向思维,“如果我知道自己会死在哪个地方,我将永远不会去那个地方”。芒格善于将从书本学到的以及自己职业生涯中出现的失误,结合清单思维,形成负面清单,只要避免各种造成失败的因素,就会更容易成功。
芒格的投资体系中最大的特点就是对资产前期详尽的调研,调研对象的选择就牵扯到能力圈的确认。芒格和巴菲特坚持要在能力圈内工作,“如果你们要玩那些别人玩得很好而你一窍不通的游戏,那么你们注定会一败涂地,必须弄清楚你们的优势在哪里,在你们的能力圈内竞争”。巴菲特和芒格很少参与高科技企业的投资,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看不懂,很难理解芯片、软件等行业的发展本质,因此尽可能的不参与这类生意。能力圈的认知是很困难的事情,特别是能力圈的边界,按照芒格的说法,“如果你确有能力,你就会非常清楚能力圈的边界在哪里,没有边界的能力根本不能称之为能力”。当然能力圈也是通过学习、认知不断扩展,估计这也是近几年伯克希尔投资苹果等科技公司的原因。通过初步筛选的企业,将采用芒格的多元思维模型分析,从行业、市场、企业的内外部环境等多因素综合判断企业的实际价值,并在合适的时机下很大的*注,然后长期持有。巴菲特和芒格在投资的过程中非常注重前期的选择,不轻易做交易,并对选择的企业敢于投入,然后与时间做朋友,享受优质企业带来的成长复利。
前一段时间和公司的销售大神聊天,大神之所以是大神,主要是做项目的成功率很高,咨询怎样能提高成功率,回复是做项目的过程中,百分之六十左右的时间用在了前期的筛选和判断。谈到关于怎样判断客户,自己作为一个干了十多年的销售,自然也总结了一些东西,从客户的属性、资金状况、信用等方面吧啦吧啦说了一通。大神笑笑说道,这些很重要,但他最主要的判断标准是客户的价值理念是否和公司一致。咔嚓一声醍醐灌顶,有种顿悟的感觉。想想自己做的成功或不成功项目,凡是想做高端做示范、比较重视工程质量、注重服务价值的客户,做起来总是比较顺心。有的客户能够一见面就聊的很投机,知道相互的需求和价值所在;有的客户会明确表示不用天天过来,他们自己对项目的认知有杆秤;有的客户变成了朋友,天南海北一壶茶聊到深夜。但价值观不同的客户却做起来很难,很多客户会抛掉其他因素过度重视一次性投入,当然并不是说这种客户的观念是错的,就像有的人喜欢买质量好价格贵的鞋子,认为可以穿很久且上档次;有的人喜欢买质量一般但价格便宜的鞋子,他们认为每过一段时间就能换一双新的,还不重样,感觉也挺好啊。很明显,想多换几双鞋子的客户不会到质量好但价格高的商店里去购物,这就是价值观和理念的差别。不要妄想着用你的价值观去影响别人的理念,大家都是成年人,夫妻双方之间的相互改造过程都能把婚姻变成爱情坟墓,难道你的作用比他(她)的另一半还大?不是有人说过嘛,世上最难的事有两种,一种是把别人的钱装进自己的口袋,一种是把自己的想法装进别人的脑袋。在市场增量空间较大的情况下,最有效的方法应该就是尽可能的在前期判断客户的匹配程度,对于不合适的客户及早放弃,对于合适的客户敢于投入较大的资源。无论在价值投资中,还是在销售工作中,在前期全面的、详尽的分析、判断资产或客户的情况,并在判断后果断的放弃或投入更多资源,都是最关键的一步。
天下大道,万殊同归。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