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蠲痹抗生丸联合妙济丸用于肩周炎 [复制链接]

1#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俗称凝肩、五十肩。以肩部逐渐产生疼痛,受凉或夜间为甚,逐渐加重,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而且日益加重为主要表现的肩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肌腱和滑囊的慢性特异性炎症。肩周炎是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症。本病的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

临床表现

1.肩部疼痛

起初肩部呈阵发性疼痛,多数为慢性发作,以后疼痛逐渐加剧或钝痛,或刀割样痛,且呈持续性,气候变化或劳累后常使疼痛加重,疼痛可向颈项及上肢(特别是肘部)扩散,当肩部偶然受到碰撞或牵拉时,常可引起撕裂样剧痛,肩痛昼轻夜重为本病一大特点,若因受寒而致痛者,则对气候变化特别敏感。

2.肩关节活动受限

肩关节向各方向活动均可受限,以外展、上举、内旋外旋更为明显,随着病情进展,由于长期废用引起关节囊及肩周软组织的粘连,肌力逐渐下降,加上喙肱韧带固定于缩短的内旋位等因素,使肩关节各方向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特别是梳头、穿衣、洗脸、叉腰等动作均难以完成,严重时肘关节功能也可受影响,屈肘时手不能摸到同侧肩部,尤其在手臂后伸时不能完成屈肘动作。

3.怕冷

患者肩怕冷,不少患者终年用棉垫包肩,即使在暑天,肩部也不敢吹风。

4.压痛

多数患者在肩关节周围可触到明显的压痛点,压痛点多在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沟处、肩峰下滑囊、喙突、冈上肌附着点等处。

5.肌肉痉挛与萎缩

三角肌、冈上肌等肩周围肌肉早期可出现痉挛,晚期可发生废用性肌萎缩,出现肩峰突起,上举不便,后伸不能等典型症状,此时疼痛症状反而减轻。

中医辨证分析:

五旬之人,年老体弱,气血不足,肝肾亏损,致关节失于滑利,筋失儒养,若肩部受凉,风寒湿邪乘虚入内,致使寒凝筋膜,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筋脉拘急,引起疼痛及活动功能障碍。

治法:祛风驱寒,活血通络,补益气血

1.理筋按摩,罗氏正骨法(肩部手法)

2.蠲痹抗生丸+妙济丸*酒送服。

蠲痹抗生丸方解


  本方由七味药组成,以方测证,审证求因:其所治病症病因病机乃由肝肾亏虚、瘀血阻络所致。肝主藏血,主筋,如肝血不足,血不养筋,筋骨关节失其濡养,久而成病;肾主骨生髓,若肾精亏虚则骨髓化源不足,年深日久,骨痹生矣。治宜补益肝肾、强筋健骨、活血祛瘀、利气止痛。


  方中重用熟地*,其味甘,性微温,归肝,肾经,滋阴补血,益精填髓。大补肝肾之真阴,为君药。


  方中淫羊藿其味辛甘,性温,入肝、肾经,补肾壮阳,祛风除湿;肉苁蓉味甘、咸,性温,归肾、大肠经,补肾阳,益精血,入肾生髓。二药共用补肾之元阳,辅助补阴之君药,共取阴中求阳,少火生气之功,阴阳并补。骨碎补其味苦,性温,归肾、肝经,补肾强骨,续伤止痛;鹿衔草味甘、苦而性温,归肝、肾经,祛风湿,强筋骨,止血,补骨镇痛。以上四味,辅助君药补益肝骨,强筋健骨,共为臣药。


  方中鸡血藤其性温,味苦、甘。既能补肾益精添髓,又通畅经络,行气活血,通则不痛。活血通络,补骨止痛为佐药。


  方中莱菔子健骨、消食、理气,其性平,味辛、甘。以防补而滋腻之弊,为使药。

本方组方严谨,理法分明,以补肾充髓为本,治骨补骨为标,标本兼治。

利君蠲痹抗生丸是由利君集团原研的骨病用药,具有补骨,补肝肾,强筋骨,活血,止痛功能,经多年临床疗效显著。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本品具有止痛、抗炎、抗风湿,增强骨密度,提高免疫功能、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作用。


  蠲痹抗生丸克服了以前此类药品只能镇痛不能从根本上调理的不足,科学实验证明蠲痹抗生丸富含人体骨细胞活血因子(DFB)骨软化因子(BFA),能促进骨骼血液循环、恢复骨骼及韧带弹性,软化骨刺等,它是纯中药制剂,药效较持久,*副作用小,服用方便,安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