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年11月21日,设计教育理念国际研讨会之院长主题报告及高峰论坛在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主展馆区举行。在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伍江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院长阮昕教授的主持下,与会嘉宾分别就建筑设计中伦理与美学的关系、通识与专才的培养、建筑设计类教育当前面临的挑战等主题展开讨论。
?朱晨怡上海交通大学设计教育理念国际研讨会院长主题报告及高峰论坛/圆桌对谈,年11月21日
?杨行智上海交通大学设计教育理念国际研讨会院长主题报告及高峰论坛/现场,年11月21日
?朱晨怡上海交通大学设计教育理念国际研讨会院长主题报告及高峰论坛/现场,年11月21日
主持:
伍江(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教授)
对谈嘉宾(按姓名首字母排列):
AustinWilliams(金斯顿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
KeiichiSato(伊利诺伊理工大学,设计学院教授)
MartinBressani(麦吉尔大学,建筑学院院长)
*勇(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
李晓峰(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教授)
沈中伟(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执行院长、教授)
谭浩(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赵超(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KeiichiSato
过去的设计产物都是单一的物品、建筑或者城市,因此关系仅产生于个人与单个产品之间,而现在新技术的出现使得所有的事物互相连接,比如物联网、医疗系统、交通系统等等。同时,技术融合也带来了被称作赛博系统(cybersystem)或信息系统(informationsystem)的完全依赖于网络的新物理系统(physicalsystems)。在此基础上可以打造信息自然融入的区域物理环境,以此在任何活动进行的时候,都可以获得所需的信息,并通过物理、物流、服务等不同层级的复杂子系统进行互动。
?KeiichiSatoIssuesofHumanSystems
我们之前做过医疗环境中的网络系统项目,以及将移动的信息系统和硬件组合在一起的汽车系统。现代的汽车设计和过去有很大的不同,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复杂和难以应对的挑战,所以需要去理解大型系统背后的内涵,反过来这也将带来不同维度的设计潜力、机会,以及新的责任。现在事物的复杂性越来越高,而设计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将复杂性降低。我们可以通过独特的做法,将不同观点、不同层面,以及无限扩展的空间结合,为设计提供一些新解法。
我们需要去解决一些为人所用的相关议题,还有一些所谓的超级问题,也就是真正非常紧迫的大问题,包括人文问题、可持续问题等。这其实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看待问题的方式,也是一个帮助解决更多问题的机会。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标准会发生改变,设计的价值体系也会发生改变,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提高对事物和问题的理解和适应能力。
?KeiichiSatoCPSforHealthCareEnvironments/AutomatedDriving:IssuesandBenefitstoDifferentUsers
跨学科给设计提供了新的维度。设计的类型是多样的,我们必须要接受设计种类不断增加、学科和知识会改变,以及需要去扮演不同的设计角色这样的观点。因此,要善于经常把不同的观点结合,这样才能了解知识的产生背景和共同含义。这张幻灯片展示了学习和教育的生命周期,包括大学硕士教育、学前教育、在职培训等。这个框架有益于训练设计师,并强调了提供更多终身学习机会的重要性。
?KeiichiSatoEducation/earningLifecycles
伍江
在伊利诺伊理工大学,设计从年前的密斯·凡·德罗(LudwigMiesVanderRohe)时期就秉承着重视技术的传统,而Sato教授今天谈到的更多是社会和人,也即回归了“设计到底是为谁”的问题。如果说技术进步是设计最重要的支撑和手段,那“为人”就是最终目的。刚才Sato教授讲到社会和文化的关系,我认为还有一个重要的议题是“自然(nature)”。社交解决的是人和人的问题,文化解决的是人作为一个主体如何进行精神创作和沉淀的问题,两者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