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省可以有条件地摘口罩了!
4月30日,贵州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贵州省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条件下社会公众科学佩戴口罩指南。
指南主要内容如下:
当前,我省各县(市、区)已全部为低风险地区。为科学精准指导公众做好自我防护,有序恢复经济社会秩序,特制定本指南。
一、旅游景区、街道广场、城市公园、劳动场所,无人员聚集时,不需佩戴口罩。
二、居家、自驾、车间、办公场所、会议室、学校、体育场馆等室内场所通风良好,且面对面距离大于1米以上或非面对面接触时,可不佩戴口罩。
三、在车站、机场、公共交通工具、厢式电梯等人员密集或密闭公共场所,以及在人员聚集或与其他人近距离接触小于1米时,建议佩戴口罩。社会公众应日常随身携带口罩备用。
四、在医院、监狱、养老院、福利院等场所,原则上须佩戴口罩。
本指南自发布之日起执行。此前下发的疫情防控有关指令与本指南不符的,以本指南为准。
天太热不想戴口罩?
五一假期到来,受疫情影响许久未出家门的“宅男宅女”们,纷纷走出了家门。
比如,在泰山风景区,五一为看日出游客排队等候登泰山,景区现场开启“人从众”模式,现场拥挤不堪。
但是,近日全国各地气温上升,多地出现30多度的高温天气。
有些人在出门游玩时,便摘了口罩,将口罩直接放在口袋中。
一方面由于天气太热,口罩戴着不舒服,同时一路上要喝水、吃东西等,戴口罩不方便;另一方面有些人认为,现在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感觉没必要时刻都戴着了。
昨日(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表示,“五一”假期第一天,部分景区出现人员拥挤并不佩戴口罩的现象,提醒游客游玩期间要做好自我防护。
随着气温的上升,长期戴口罩确实不方便,很多人都想问:可以摘了吗?
到底全国何时可以摘下口罩出门呢?
钟南山近日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明确表示:现在还不是摘口罩的时候!
钟南山指出,现在国内外情况悬殊,中国由于采取了非常果断的措施,现在已步入疫情第二阶段,而其他一些主要国家还处在大暴发的第一阶段,且仍在向上攀升。这意味着人传人的几率非常高,确诊病例增加非常快。
戴口罩仍是很重要的自我防护手段,现在就提出不戴为时过早。不过,在疫情不严重的地区,人少的地方或空旷场所,倒不见得必须戴。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教授、省卫生健康委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领导小组疫情防控组副组长栾荣生表示,符合以下3个特性,一定要佩戴口罩:
第一,密闭空间内,如地铁、火车等地必须佩戴;
第二,人群密集区,医院、学校等地均需佩戴;
第三,密切接触,需要长时间与人密切接触者,需要佩戴口罩。
图片来源:红星新闻(此前采访)
在4月15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张流波表示,是否要摘口罩要与整体疫情防控措施统一考虑,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是低风险地区,但不等于没有风险。我国正面临着境外疫情输入、复产复工、无症状感染者等风险,因此,当下公众仍要做好个人防控,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
张流波介绍,普通的公众在家里、户外以及没有人员聚集、通风良好的情况下可以不戴口罩,但如果在人员密集的场所,乘坐电梯、公共交通工具应该随身带好口罩;一些特定场所如火车站、机场、公共交通工具、养老院、福利院、监狱的工作人员应戴口罩;病人、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境外来的回国人员等重点人员应戴口罩;有职业暴露的人员如医护人员,从事疫情防控的警察、保安、保洁人员、服务员工作时戴上口罩。
疫情并未结束
防疫仍不可轻心
愿摘口罩之时
早日到来
日本诺奖得主称新冠病毒是人造的?假的!
根据世卫组织最新实时统计数据,目前全球确诊新冠肺炎例,死亡例,中国以外超过万例。
各地疫情最新情况
美国确诊人数超过万人
当地时间5月2日,根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实时数据,全美新冠肺炎确诊人数达到了6021人,有人因新冠肺炎去世。
美国泰森食品一处工厂近名员工确诊
据美国媒体5月2日报道,美国泰森食品位于印第安纳州的一处猪肉加工厂名员工中,有1人接受了病毒测试,其中人确诊,约占该厂总员工人数40%。该工厂于4月25日关闭,将于下周重启。
美国纽约市向居民免费派发超10万只口罩
纽约市是美国新冠肺炎疫情最严重的城市,目前有近17万人感染,死亡人数超过1万。
纽约市公园部门的代表将从2日至5日,在全市各公园免费发放超过10万只口罩。领取口罩的时间和日期因公园而异。
美国过半州放宽防疫限制专家警告有风险
从5月1日开始,美国有超过30个州已经或即将放宽防疫限制,率先解禁的是得克萨斯州和佐治亚州。从4日开始,其他州也将陆续解禁,根据目前的计划,到10日,将有超过40个州放宽限制。
一些专家警告现在放宽防疫限制可能是致命的。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专家埃尔文·雷德勒纳称,这是个大错误,将付出生命的代价。
△2日,不少纽约市民出门享受阳光,纽约市长德布拉西奥呼吁人们控制户外聚集的冲动。
德国一邮轮近名船员被隔离
截至当地时间5月2日0时,德国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例,死亡例。
据德国媒体2日报道,正停靠在母港德国北部库克斯港的“迈希夫3号”邮轮因一名船员确诊新冠肺炎而采取全员隔离措施,涉及总共名工作人员。这艘邮轮隶属于德国旅游公司途易集团,船上目前没有游客。
俄罗斯莫斯科约名医务工作者确诊
截至当地时间2日11时35分,俄罗斯累计确诊例。
当地时间2日,莫斯科市长索比亚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莫斯科大概有名医务工作者感染过新冠病毒,目前尚有千人左右正处于感染状态。索比亚宁指出,这也说明医生属于高危人群,需要进行系统地检测,为其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以及更高的工资待遇。
俄现役人军人确诊病例增至例
当地时间2日,俄罗斯国防部发布消息称,目前俄罗斯现役军人中新冠肺确诊病例为例。此外,俄军校学员中还有人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呈阳。
澳大利亚“解封”在即一肉联厂8人确诊
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日前透露,全国内阁将于下周五(5月8日)开会决定,是否放缓针对疫情的限制措施。目前澳全国大约还有多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且已满足卫生部门设定的15条解除限制条件中的11条。很多酒吧、饭店和体育赛事运营部门已经做好了解封准备。
但据维多利亚州卫生部2日消息,在墨尔本的一家肉联厂里,新发现8名工人确诊,目前该肉联厂已被封闭并进行全面消杀。
法国正式提案将公共卫生紧急状态延长到7月24日
2日,法国卫生部长维兰对外宣布,政府已经正式提交议案,将法国公共卫生紧急状态延长两个月,到7月24日。
多地生活、经济受疫情影响较大
法国国家铁路公司预计损失近20亿欧元
2日,法国国家铁路公司总裁法朗度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法铁受疫情影响严重,预计营业额减少了20亿欧元,约合亿人民币。他表示,计划向国家申请财政支持,并且考虑削减岗位。
日本延长紧急状态将导致77万人失业
日本政府拟延长5月6日到期的“紧急事态宣言”。在紧急状态下,消费和民众出行受限,国内经济将遭受更大打击。日本民间经济学家预测,如“紧急事态宣言”延长一个月,个人消费将持续遇冷,失业人数将增至77万人。
匈牙利布达佩斯国际机场客流量同比下降99.3%
4月底,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李斯特·费伦茨国际机场陆续发布公告称,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机场经营惨淡。
年4月,平均每日抵达和出发的旅客人数约为人,与去年同期的4.4万人相比,下降了99.3%。此外,机场方面预测,年之前,机场吞吐量将很难恢复到疫情暴发前的水平。
马来西亚教育部重申暂不开学
当地时间2日,马来西亚教育部总监拉希姆说,教育部没有宣布任何下周一(5月4日)开学的声明,他还强调,如果准许开学,教育部会提前两周发出通知。
多地疫情逐步好转
土耳其或于5月11日开始逐步开放商场
截至当地时间5月1日,土耳其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达到例,累计死亡例,累计治愈例。
当地时间5月2日,土耳其多家媒体援引土耳其购物中心和投资者协会主席侯赛因·阿尔塔什的话称,计划从5月11日开始逐步重开部分商场,6月1日开放所有商场。不过这一计划还需要得到土耳其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科学委员会的批准。阿尔塔什表示一旦商场开放,将会采取严格的防疫和消毒措施。
马来西亚宣布航空公司可有条件恢复运作但外国人禁止入境
当地时间5月2日,马来西亚宣布航空公司可以在乘客减半的情况下恢复运作,但仍继续禁止外国人入境。马来西亚国防部高级部长依斯迈沙比里说,政府决定让航空公司和公共巴士的作业标准划一,只允许搭载一半数量的乘客。
曾在武汉的日本诺奖得主称病毒为人工制造?本人发声明
近日,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日本著名免疫学家本庶佑的名字,在新冠肺炎疫情下被借用甚至传播了大量虚假信息。对此,日本学者本庶佑本人于近日通过其所在的京都大学官方网站发表声明文章予以澄清。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日本著名免疫学家本庶佑
据日本媒体报道,有人假借本庶佑之名通过英语、印地语等语言传播“新冠病毒是人工制造的”等虚假消息,甚至恶意杜撰本庶佑具有曾在武汉工作的经历。
对此,本庶佑和京都大学的声明如下:
“本庶佑高等研究院副院长、特别教授认为,由于最近的一些海外报道引起误解,本庶副院长、特别教授的声明文如下所述:
因为新冠肺炎在世界范围内流行,造成的痛苦和经济损失,史无前例。当下全世界都经历痛苦之时,我和京都大学的名字,被用于进行虚假发布和错误信息的扩散,让我感到非常惊讶。
现在,是我们所有人,特别是在科学研究最前线竭尽全力的人们,为了和这个共同敌人战斗而合作的时候。我们为保护友爱的人们的生命而努力,一刻也不能延迟。我们所有的努力都必须倾注于治疗疾病,防止悲伤进一步扩散,制定面向新时代的计划。在这种情况下,像这样对疾病的起源毫无根据的主张,是极其危险和具有毁灭性的。
人类的幸福建立在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原理之上。本校为了这样的人类全体的福祉而尽力。我为全身心地支持本校的工作而感到无比高兴和自豪。让我们继续朝着我们人类能够达成的最高目标前进吧。”
美国疾控中心承认了
5月1日,美国疾控中心发表了首席副主任安妮·舒哈特(AnneSchuchat)撰写的报告《年2月24日至4月21日美国新冠疫情开始和扩散时期的公共卫生应对措施》。
该报告称,持续的境外输入病例导致3月份美国确诊人数激增。美国于1月31日宣布限制来自中国的非美旅客(2月2日生效)之后,来自中国的航空客运人数下降了86%。但是,在2月份,有名旅客从意大利抵达美国,万名旅客来自申根国家,当时这些地区的疫情正在迅速而广泛地传播。
△美国疾控中心发表的报告《年2月24日至4月21日美国新冠疫情开始和扩散时期的公共卫生应对措施》
相关机构对2月初至3月中旬从加利福尼亚州北部收集的毒株分析显示其来源多样化,包括国际输入(来自中国和欧洲)以及跨州的传播。3月份在纽约大都会地区收集的毒株测序也表明其来自欧洲和美国其他地区。
△美国疾控中心首席副主任安妮·舒哈特(AnneSchuchat)
美联社1日报道,舒哈特称,“我们当时显然没能全面认识到输入病例的情况。”缺少检测以及未能及时对中国以外地区进行旅行限制,导致美国病例激增。
报告还提出,美国国内的人口流动也有力地助推了早期的传播。2月时,美国的本土确诊病例数量很少,而且似乎已得到控制,因此,联邦和地方政府未建议限制集会。
然而,在2月的最后一周,几场大型活动的举行导致疫情进一步传播,包括在路易斯安那州举行的狂欢节庆祝活动,超过万人参加;在马萨诸塞州波士顿举行的一场国际专业会议,大约有人出席;以及在佐治亚州奥尔巴尼举行一场的葬礼,有多人参加。
报告还认为,在美国疫情的开始和加速阶段,未识别的传播起着关键作用。由于与流感季重叠等各种原因,这段时间病例未得到发现。
暖心时间
18公里!他们让出一条生命通道!
5月1日
浙江台州的高速路上
出现了暖心一幕:
长达18公里的路段中
司机纷纷自觉让行
为一位受伤孕妇
让出了“生命通道”
1
孕妇遭遇车祸
警车变“救护车”
5月1日12点30分左右,沈海高速台州段宁波方向猫狸岭隧道内,发生了一起五车追尾事故,而在第五辆车上,有一名怀孕6个月的孕妇。更糟糕的是,孕妇在事故中受伤了。
接到报警之后,高速交警庞正升和一名辅警很快就赶到到达现场。事故发生时,车内气囊弹出,孕妇坐在副驾驶室,肚子受到气囊正面挤压,她脸色惨白、表情很痛苦,手捂着肚子,一直在说着难受。
孕妇需要马上送医!庞警官着急起来。
他立即联系救护车在临海北出口等候,并将受伤孕妇搀扶上警车,打算利用警车送孕妇下高速与救护车汇合。同时,安排辅警查看事故车受损情况,能开动的车子快速撤离现场。
2
车辆45度让行
3分钟通过拥堵隧道
“车里有受伤的孕妇!”“大家往两边让一下!”庞警官拉响警笛,并用喊话器大声呼喊。
然而,事发地点距离猫狸岭隧道北洞口约1.5公里。
这1.5公里,全都是车!
庞警官没想到的是,在这样拥挤的隧道里,随着他的呼喊,所有的车子开始向两边靠,很快,整个车流都自觉向两边45度移动。
1.5公里的长度,滚滚的车流中,警车只用了3分钟就顺利通过。
3
司机让出18公里的“生命通道”
孕妇顺利送医
接下来的一幕更让庞警官感动。
从事故发生地到下高速,共将近18公里路,都是大流量缓行路段。
“即便他们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只是听到警笛和喊话,前方车辆就齐刷刷往两侧让路,这个过程很紧张却也很让人感动。如果没有群众让行,根据导航估算,按照当时的拥堵状况,至少需要1个小时以上才能到达最近的高速出口临海北。”庞正升警官说起事发当时的一幕,还是很感慨。
十几分钟后,警车就顺利下了高速,转送孕妇上了救护车,医院。
很快,从医院传来好消息,因救治及时,这名孕妇目前情况稳定,并无大碍。
4
遇紧急车辆义务让行
交警:不罚
有惊无险后,有一些参与让路的司机朋友给高速交警打来“民警同志,我在给你们让道的时候,车子压了实线,好像被监控设备拍了,会不会受到处罚?”交警明确回复:不会处罚!
交警表示,大家在路上开车的时候遇到后方有执行任务的紧急车辆,是有义务让行的。在高速公路上,为警车、救护车、消防车等紧急车辆让行导致交通违法的行为,并不会被处罚。民警表示,万一有个别司机朋友收到相关罚单,可以到窗口说明情况,申请撤销处罚。
谢谢你们为生命让路
为所有让路司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