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肩周炎的中医防治 [复制链接]

1#

肩周炎又称肩关节周围炎,俗称五十肩,中医病名为痹证(肩痹),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本病的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多见于体力劳动者。以逐渐产生疼痛,夜间为甚,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而且日益加重为主要表现的肩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肌腱的慢性特异性炎症。肩关节可有广泛压痛,并向颈部及肘部放射,还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三角肌的萎缩,有可能严重影响肩关节的功能活动。

一、主要临床表现

★肩部疼痛

起初肩部呈阵发性疼痛,多数为慢性发作,以后疼痛逐渐加剧或钝痛,或刀割样痛,且呈持续性,气候变化或劳累后常使疼痛加重,疼痛可向颈项及上肢(特别是肘部)扩散,当肩部偶然受到碰撞或牵拉时,常可引起撕裂样剧痛,肩痛昼轻夜重为本病一大特点,若因受寒而致痛者,则对气候变化特别敏感。

★肩关节活动受限

肩关节向各方向活动均可受限,以外展、上举、内旋外旋更为明显,随着病情进展,由于长期废用引起关节囊及肩周软组织的粘连,肌力逐渐下降,加上喙肱韧带固定于缩短的内旋位等因素,使肩关节各方向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特别是梳头、穿衣、洗脸、叉腰等动作均难以完成,严重时肘关节功能也可受影响,屈肘时手不能摸到同侧肩部,尤其在手臂后伸时不能完成屈肘动作。

★压痛

多数患者在肩关节周围可触到明显的压痛点,压痛点多在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沟处、肩峰下滑囊、喙突、冈上肌附着点等处。

二、病因病机

本病多为外邪入侵、年老久病、劳逸不当、跌扑外伤等因素导致筋脉痹阻,气血不畅,发为痹证。或风寒湿热,阻滞经络;或肝肾不足,筋脉失养;或精气亏损,外邪乘袭,或外伤损及筋脉。

三、辨证施治

(一)辩邪气偏盛:风、寒、湿、热为病各有偏盛,根据临床特点如疼痛游走不定者为行痹,属风邪盛;疼痛剧烈、痛有定处、遇寒加重、得热减轻者为痛痹,属寒邪盛;痛处重着、酸楚、麻木不仁者为着痹,属湿邪盛;病变处红肿灼热、疼痛剧烈者为热痹,属热邪盛。

(二)辨别虚实:一般痹证新发多为实证;经久不愈,耗伤气血,损及脏腑多为虚证。

(三)可采用针灸、中药、贴敷等治疗方法。

四、预防调护

避免感受风寒湿热之邪,提防跌扑,坚持适当运动,对病变部位进行功能性锻炼,有助于痹证康复。

中共*员执业中医师向强

毕业于成医院针灸学校,从事中医专业近20年,长期研习《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中医经典,于年参加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举办的基层骨干中医培训班学习。

特别擅长治疗慢性胃肠炎、慢支炎肺气肿、眩晕综合征、男科疾病、肩周炎、颈椎病、腰椎疾病、疑难杂病等常见病、多发病。

接诊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8:30至下午5:30

接诊地点:井研县研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责编:刘毅

主编:张乐

总编:何付强

免责声明:本文转自互联网及其他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